青少年教育一直是社會熱點問題,心智尚未成熟的他們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誤入歧途,進而觸犯法律。有時候就會有不予行政處罰監護人加以管教的說法。這個說法針對的具體是什么情況呢?其實,這是針對不滿14周歲的人的違法行為進行的規定。
《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五條 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責令監護人加以管教;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不予執行情形有哪些
(1)違法行為情節較輕,依法可以不予行政處罰。
案件違法事實清楚,但當事人的違法行為情節較輕,沒有造成危害后果,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的,辦案機關負責人可以作出不予行政處罰的處理決定。需要強調的是,這種違法事實清楚,當事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但辦案機關不予行政處罰的情形必須有法律、法規的明確規定,行政機關不具有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
(2)違法行為人不滿14周歲。
當事人承擔行政責任除了應客觀上具有違法行為外,還必須具有行政責任能力,即當事人對其行為承擔行政責任的能力。行政責任年齡是行政責任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五條規定,不滿14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責令監護人加以管教。因此,如果經審查認定違法行為由不滿14周歲的人所為時,辦案機關應當作出不予行政處罰的決定。
(3)精神病人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實施違法行為。
精神病人在精神病發作時,不了解自己行為后果與社會危害性,因而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的行為。
辦案機關查處精神病人實施的違法行為時,必須請有關機構作出科學鑒定。只有確定當事人在實施違法行為時確實處于精神病發作狀態,才能認定其為無責任能力人。醉酒狀態的人不屬于無責任能力人。
(4)違法行為超過法律規定的行政處罰時效未被發現。
違法行為在2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行政處罰的目的是教育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自覺遵守法律,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違法行為在2年內未被發現,說明其社會危害性不大,查辦此類案件不僅調查取證難度大,而且會影響行政機關的行政效率。
需要明確的是,予以銷案的決定與不予行政處罰的決定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前者的適用條件是違法事實不成立;后者的適用條件是客觀上確實存在違法行為,辦案機構依據法律、法規規定對當事人不予行政處罰。
不管怎么說,觸犯法律不僅不好而且很愚蠢,對未來的發展無疑也會造成惡劣的影響,所以我們還是要遵紀守法的同時也要進好監護人的義務,避免被監護人誤入歧途,一旦真的發現有這類事情的發生還是要及時制止。積極爭取不予行政處罰監護人加以管教的可能。
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哪些?
行政處罰重從輕處罰有哪些情形
行政處罰法釋義以及意義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套房公積金貸款政策及期限
2020-11-23離婚中偷拍偷錄能作為訴訟證據嗎
2021-02-23《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關鍵點解讀
2021-03-22公司股權轉讓怎么交稅
2020-12-14抵押
2021-03-17社會撫養費的支付數額是多少
2020-11-11國有土地出讓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1設立商業銀行要公告嗎
2021-02-04廣告中說明賠償屬于要約邀請嗎
2021-03-11合同隱瞞真實情況是欺詐行為嗎
2021-01-30婚后男方出軌如何離婚
2020-12-20小產權房合同受時效限制嗎
2021-03-17員工患病能否變更勞動合同,員工患病如何變更勞動合同
2020-11-18員工收到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2021-02-20勞動爭議業務提成算工資嗎
2021-03-21車輛被炸可不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26雇主民事責任要如何認定
2021-01-26保險公司法律責任人由誰擔任
2021-01-01保險理賠后還可以索要折舊費嗎
2021-01-09保險經紀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