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家對于監護人肯定都有自己的了解,監護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非常的常見的。我們國家對于監護人的認定和確認是有一套流程和規定的。一般情況下對于病人來說沒有行為能力的病人是不能夠當監護人的。那么病人如何申請監護人?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按以下程序與方式確定監護人?! ?/strong>
《民法通則》第二節 監 護
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注: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祖父母、外祖父母;
兄、姐;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p>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p>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七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配偶;
父母;
成年子女;
其他近親屬;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p>
第十八條 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對于病人如何申請監護人的問題我們國家做出了相關的法律規定,病人也是分為很多種類的,對于有行為能力的病人是有可能成為監護人的,所以說病人不能成為監護人的說法是不成立的。然后經過一系列的法律流程就是可以申請成功了。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房二賣”的法律后果和糾紛的處理原則
2021-02-12雇員交通肇事,雇主是否要承擔賠償
2021-02-26裁員常識
2021-01-19注冊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嗎
2021-02-23擔保法
2020-12-02追償權糾紛屬于物權還是債權
2020-11-24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7訂婚后退婚,錢還能要回來嗎
2021-01-28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中國不負有送達義務的情形
2021-01-08土地侵權糾紛是否屬于行政前置
2021-02-13什么叫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14解除合同經濟補償應該如何支付
2021-01-06老板不批試用期離職怎么辦
2021-03-17意外險車禍賠付多少錢
2020-11-15強險范圍內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人身損失呢
2021-02-18保險合同的變更有哪些類型?
2020-11-27佛山市一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2-07固定資產的財產保險價值可以為賬面余額嗎
2021-01-28土地轉讓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31征收中的“拆遷補償方案”究竟能不能訴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