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監護人什么手續是什么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首先應當由其父母擔任,如父母死亡或者無監護能力的,按下列順序由以下人員擔任:①祖父母、外祖父母;②成年的兄、姐;③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或者民政部門。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按照下列順序由以下人員擔任:①配偶;②父母;③成年子女;④其他近親屬;⑤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此外,與精神病人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擔任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也可以擔任監護人。
3、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沒有上述范圍的近親屬或近親屬喪失監護能力的,有關單位或居委會、村委會可以從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其他近親屬、朋友中指定監護人。當近親屬對于由誰擔任監護人發生爭議時,有關單位、組織可以進行調解并從他們中間指定監護人。
4、法定監護人或指定監護人因故暫時無法行使監護權,可將監護職責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擔。受委托擔任監護人的人為委托監護人。在此情形下,除有特別規定之外,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仍由法定監護人或指定監護人承擔,但委托監護人對此確有過錯的,應承擔連帶責任。
5、指定監護是指有法定監護資格的人之間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時,由監護權力機關指定的監護。從民法通則的規定來看,指定監護實際上是法定監護的延伸,仍屬法定監護范疇。
6、指定監護只是在法定監護人有爭議時才產生。所謂爭議,在未成年人是其父母以外的監護人范圍內的人爭搶擔任監護人或互相推誘都不愿意擔任監護人;在成年精神病人則是監護范圍內的任何人之間的爭議,爭議項如同前述。
7、民法通則規定的指定監護的權力機關,是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指定監護可以用口頭方式,也可以用書面方式,只要指定監護的通知送到被指定人,指定即成立。被指定人不服指定的,可在接到指定通知次日起30天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由人民法院裁決。指定監護被指定人未提起訴訟時,自收到通知后滿30天后生效;在提起訴訟時,自法院裁決之日起生效。
監護人是對沒有民事行為的人一種保護,孩子的第一監護人是父母,并且是無可替代的。監護人不但要對其生命安全付責任,也要維護好未成年人的財產,最重要的是要引導未成年思想積極向上,做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未成年人犯罪,監護人也要承擔一定責任。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保障執法的主要方式有什么
2021-01-11跨國買賣婚姻是合法的嗎
2020-12-23在我國誣陷他人有什么后果
2020-11-17公司未設立已經出資款項如何返還
2021-02-17專利申請的消極條件是什么
2020-12-04拆遷隊暴力執法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14合同履行方式怎么寫
2021-02-15惡意轉移夫妻財產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0領養孩子長大了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2-25公司是否要與股東簽訂勞動合同
2020-12-25勞動合同糾紛起訴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2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如何理解免責條款
2021-01-15怎么辦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
2021-01-24勞務外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3航班取消賠償
2020-12-03保險公司再保險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16在人身保險中應該規定哪些內容
2021-01-28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3-26保險監管的必要性是什么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