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我國老年人的監護人如何認定
《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三款規定,對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民法通則》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對擔任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
這里指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有關單位指定監護人不服,或者指定其他近親屬為監護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由人民法院按特別程序進行審理,確定監護人。人民法院可以將《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二款和第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視為指定監護人的順序。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者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可根據后一順序監護人監護能力的強弱、行為、品德情況,按照對被監護人有利的原則擇優確定。這種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有關部門或人民法院指定監護人的做法,在民法上叫做指定監護。
二、老人監護人證明怎么開
監護是指對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進行監督和保護的一種民事法律制度。監護公證是指公證機構依法證明當事人享有監護權的事實或當事人之間簽訂的監護協議真實、合法的活動。有些情況下,特別是在涉外交往中,監護人為履行監護職責首先要證明自己享有監護權,在這種情況下,公證處可以為當事人辦理監護公證。
監護公證由當事人住所地的公證處管轄,監護協議公證也可由協議簽訂地的公證處管轄。當事人應當親自向有管轄權的公證處提出申請,不得委托他人代理。申請時,應填寫公證申請表,并提交以下材料:
1、本人的身份證件;
2、與被監護人關系的證明;
3、被監護人的基本情況;
4、其他材料。如監護協議,有關單位同意的證明等。
監護協議不得含有強制未成年人接受宗教訓練等有礙被監護人成長的內容,對不符合我國憲法和有關政策規定的監護協議,公證處不能給予公證。
老人在步入晚年后由于各方面原因對于監護人的確立更為重要,而監護人的確立則需要通過相關的法律程序。當老人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時,由法律對監護人的確立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消防監護人職責是什么?
過繼監護人變更,需要辦手續嗎?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養子女對生父長時間扶養有繼承權嗎
2020-11-28學生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1-21不安抗辯權在什么時候使用
2021-02-20申請人評殘情況公示期限
2021-01-12民事訴訟主管的標準及范圍是什么
2021-02-25交通事故中是借車人發生的應該誰承擔
2020-11-13西安市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有哪些
2021-01-02倉儲物應該怎樣驗收
2021-02-03單身青年的購房標準是什么
2021-02-04試用期離職一直不批怎么辦
2021-03-21人身意外傷害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3合同簽訂在舊保險法實施時候應如何處理
2021-03-19保險公估人按公估方與委托方不同的分類是怎樣的
2021-01-18淺析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
2021-02-01什么是旅行社責任險條款
2021-02-13本案被保險人身故保險公司應否賠付
2020-11-21保險合同有哪些必備條款
2020-12-19對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0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2021-03-26保險責任期限及免責條款的約定合法有效,投保人應屬未如實告知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