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歲可以脫離監護人
年滿十八周歲,精神正常的,成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不必再由監護人管理。
監護人的職責是依法履行對被監護人的義務,保護其依法享有的權利,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具體意見(試行)》第十條規定,監護人的法定監護職責是:
1、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
2、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
3、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
4、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訴訟;
5、對被監護人進行管理和教育;
6、在被監護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人發生爭議時,代理其進行訴訟。
另外,根據相關規定,因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了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監護人應承擔賠償責任;如果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由監護人承擔,被監護人有財產交由監護人代管的,應從被監護人的財產中支付,不足部分,應由監護人承擔。
法律依據:
《民法通則 》第十一條 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只要是年齡滿了十八周歲并且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就可以脫離監護人的監護,所以說并不是只要滿足十八周歲就可以脫離監護人了。在其他的國家一般都是十八之后監護人都不會進行監管,但是在我國超過了十八周歲監護人如果想監管還是有監管能力和權力的。
家庭戶主是不是就是法定監護人?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扶貧捐贈可以反悔嗎
2021-02-28口頭承諾能判凈身出戶嗎
2021-02-16如何申請專利費用的減緩
2020-12-11離婚協議中約定一方不負擔撫養費,離婚后子女能否起訴要求支付撫養費
2021-01-30外嫁女是否有權利分得土地補償款
2021-01-20脅迫婚姻宣布撤銷時可以請求賠償嗎
2021-03-10一線城市樓市退燒,2020北京房產最新政策
2021-02-18離婚時集資房怎么分
2021-01-08購房簽約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勞動合同變更員工不接受怎么辦
2021-03-02勞動合同常識
2021-03-05十八年工齡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合同嗎
2020-11-14公司倒閉法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05勞務用工和合同用工是什么意思
2021-03-04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車險理賠技巧有哪些
2021-02-28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合同的區別
2020-12-09“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09網絡保險的重要性
2020-11-13車撞自家人保險賠不賠及其依據是什么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