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陳某在舊貨市場購得二手自行車一輛,后李某找到陳某稱,該自行車是自己前幾個月剛丟失的,并且還在公安局備了案,故要求陳某歸還。陳某辯稱,該自行車是自己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對于是否是贓物根本不知情,故其擁有合法的所有權。
【爭議】盜竊物是否適用善意取得?
因新出臺的物權法對于盜竊物是否適用善意取得沒有作出規定,因此在審判實踐中也存在幾種不同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盜竊物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主要原因是我國法律嚴格禁止銷售和購買盜竊物,如適用善意取得容易縱容購買贓物的行為,同時助長盜竊行為的多發,加上對于被盜財物,所有權人可以通過司法機關依照《刑法》、《刑事訴訟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追繳后退回,如規定適用善意取得,則會導致法律適用的沖突。
第二種觀點認為,民法范疇內盜竊物應作為普通的一般商品,可以適用善意取得。主要原因為善意取得制度的目的在于維護交易安全,促進商品交換安全、有效地進行。盡管盜竊物在脫離原所有人的占有時不是基于原所有人的真實意思,但在其進入流通領域后,在復雜的商品交換中,要求購買人從眾多商品中區分出盜竊物,幾乎是不可能的。對于此情形下的善意買受人,如果不予保護,顯然不符合社會公平、正義的要求。
第三種觀點認為,盜竊物應有條件的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并非絕對禁止或當然適用善意取得制度,應當附加條件。如可以參照物權法關于對遺失物適用善意取得的規定,即原所有人在一定期限內未行使回復請求權,或在一定期限內行使了回復請求權,但未向善意占有人支付相應的價金等,該盜竊物就應當屬于善意占有人所有。
【評析】
筆者認為,市場交易過程中購買的物品中存在贓物的現象較為普遍,如果一律不予保護,有違公平原則,影響交易安全,但如果按照普通物品來適用善意取得制度,又會助長盜竊行為及銷贓行為,影響社會風氣,故筆者更傾向于第三種觀點,有條件的適用善意取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去世公司怎么注銷
2021-02-27施工損毀道路致行人損害應該由誰擔責
2021-01-23涉外離婚訴訟費多少錢
2021-02-25職工可以入選監事會嗎
2021-01-01父母可以不當監護人嗎
2020-11-11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流程
2021-03-24新員工入職破冰培訓怎么做
2021-02-06合同是怎樣變更性質的
2021-01-13工傷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1-01-26試用期結束被辭退會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06合同期間公司調動崗位不服從可以得到幾倍賠償
2021-03-22倉管員不愿調崗當送貨員,用人單位是否可以解雇呢
2021-02-25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19保險合同糾紛適用什么規定
2021-01-10車禍理賠清單
2020-12-01保險經營范圍和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有限制嗎
2020-12-14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2-17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際支..
2021-01-22保險經紀人和代理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