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2015年10月14日,臨海市括蒼鎮某村余-康(化名)等7位老年村民,雇人注冊了微博用戶,在“新浪微博”“天涯社區”網絡平臺上發帖,檢舉所在村村民委員會原主任何-剛(化名)私自占有集體資源,侵吞村集體資產數千萬元,標題為《浙江省臨海市何-剛家族的貪污惡霸行徑》。
今年4月7日,為維護自己名譽權益,何-剛將余-康等7人告上法院,認為7名被告為泄憤報復,故意捕風捉影,捏造自己貪污腐敗等違法事實,并在“新浪微博”“天涯社區”及手機微信上相繼發布相關信息,導致不明真相的網民大量點擊和轉發,該信息嚴重侵害和詆毀了自己的名譽及合法權益,致使自己在社會上評價降低,造成了嚴重的精神損害和心理痛苦。何-剛指出,所在村的老年協會不是獨立的法人主體,故7名被告實名舉報不能代表村老年協會,請求法院判令7名被告立即刪除原帖,賠禮道歉,并賠償其精神撫慰金5萬元。
[法律解讀]
村民雇人網上檢舉村官被認侵權是合理的
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本案中,老年協會不具備獨立的法人資格,故法院對被告方所作的“相關行為系受村老年協會委托”的抗辯不予采信。何-剛若存在違法違紀行為,被告方應向有權調查的相關部門反映,由相關部門調查,得出結論后再做認定?,F被告方承認相關問題尚在有關機關的調查過程中,但卻通過花錢雇人的方式,在網絡上發布未經查實的反映原告存在違法違紀問題的帖子,可見其主觀上存在過錯,客觀上也降低了原告的社會評價,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原告的名譽,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承擔任何法律責任都必須具備一定的要件。就民事侵權行為應承擔法律責任的問題,應同時具備以下幾個要件:
首先,應存在民事違法行為。違法是指行為在客觀上與法律規定相悖。如果行為人有民事違法行為,那就必須承擔民事責任,這是構成民事責任的決定性條件。民事違法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兩種表現形式。凡法律所禁止的行為,如果違反法律而作為時,即為作為的違法行為;如果法律要求行為人在某種情況下,有做出某種行為的義務,而其又有盡這種義務的可能,則行為人必須履行這種義務,如果其不履行,便是不作為的違法行為。
其次,必須存在損害事實。損害事實的構成要件包括:權利被侵害,權利被侵害造成利益受到損害的客觀結果。如果行為人的違法行為并沒有造成損害后果,則不構成民事責任。這里的損害包括對公共財產和他人財產權利的損害以及對他人非財產權利的損害。財產損害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直接損失是受害人現有財產的減少。間接損失是受害人可得利益的喪失,即應當得到的利益因受不法行為的侵害而沒有得到。間接損失有3個特征:損失是一種未來的可得利益;這種喪失的未來利益是具有實際意義的,是必得利益而不是假設利益;這種可得利益必須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即侵權行為的直接影響所及的范圍,超出此范圍,不認為是間接損失。人身權利的損害事實包括人格利益損害和身份利益損害。由于人格權可分為物質性人格權和精神性人格權,因而人格利益損害也可分為人格利益的有形損害和人格利益的無形損害。身份利益損害是侵害身份權所造成的損害事實。由于身份權有基于身份權和派生身份權之分,身份利益損害表現為兩種形式,即身份利益的表層損害和身份利益的深層損害。
再次,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必須在一定范圍內存在因果關系。這里所說的因果關系,是指違法行為的原因與損害事實的結果之間是否存在著前者引起后果,后者基于前者而發生的客觀聯系。
最后,違法行為人具有主觀過錯。過錯是指違法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及其后果的一種心理狀態。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故意是指行為人預見自己行為的結果,仍然希望它發生或者聽任它發生的主觀心理狀態。過失包括疏忽和懈怠。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結果,應當預見或能夠預見而沒有預見為疏忽;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結果雖然預見了卻輕信可以避免為懈怠。只有在少數情況下,侵權行為的構成不需具備違法行為人應有主觀過錯的要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期徒刑概念及最少服刑年數
2021-01-24盜竊罪和侵占罪的區別
2021-02-03一審判決生效可以申請再審嗎
2021-02-01判決書生效后多長時間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2021-03-01公有住房承租人糾紛怎么辦
2020-11-12決定離婚有什么法定條件
2021-03-12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1受要約人對要約內容變更的效力
2021-01-03學生被拐賣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7房產贈與給侄兒要被上稅嗎
2021-02-15房產證在銀行抵押起的可以加名字嗎
2020-12-26勞動爭議仲裁和解與仲裁調解的區別
2020-11-25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有多久,定期壽險適宜哪些人群
2021-01-17意外傷害的保險有哪幾類
2020-11-16保險公司定損不合理怎么辦
2020-11-21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0-11-08貨車貨運出險如何理賠
2021-02-08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1-20財產保險理賠的方式方式有哪些
2021-01-20如何解決投保容易理賠難的問題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