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絕親子關系的程序?從法律角度上,親子關系不能自認而解除。
我國關于自認的規定集中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八條,其第一款為:“訴訟過程中,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當事人陳述的案件事實明確表示承認的,另一方當事人無需舉證。但涉及身分關系的案件除外。”該款明確規定有關身份關系的案件追求客觀真實而不適用自認。所以法律上沒有脫離親子關系的具體條件。
親子關系是基于血緣產生而受法律保護的,血緣關系是不能由法律來脫離的,我國法律還沒有關于脫離親子關系的規定。
子女贍養父母是法律規定的義務,也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基本要求,不贍養父母不僅僅要受道德上的遣責更要承擔法律上的責任。如果法庭判決會要求承擔一定的經濟責任,但是一般不會造成刑法的責任追究。
子女改換國籍雖然不受中國法律的追究(那是在國外,在國內還是要受中國法律的約束),但是父母一方(中國籍)仍可以以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至法院起訴。中國法院還是可以受理的,但是執行可能會是問題。
我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如果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需要贍養的父母可以通過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在處理贍養糾紛時,應當堅持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的原則,通過調解或者判決使子女依法履行贍養義務。對負有贍養義務而拒絕贍養,情節惡劣構成遺棄罪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八條的規定,扶養適用與被扶養人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的法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89條規定,父母子女相互之間的扶養、夫妻相互之間的扶養以及其他有扶養關系的人之間的扶養,應當適用與被扶養人有最密切聯系國家的法律。扶養人和被扶養人的國籍、住所以及供養被扶養人的財產所在地,均可視為與被扶養人有最密切的關系。
因此如果子女更改國籍,我國法律繼續生效,父母可以在居住地法院起訴。
如果你或你朋友親人遇到需要斷絕親子關系的情況,想要了解相關法律知識,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辭職不批自離有工資嗎
2021-02-02企業融資方式怎么規定
2020-12-19如何為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
2020-11-22治安處罰過的算累犯嗎
2021-02-06離婚探視孩子需征求孩子同意嗎
2021-03-11法官上街 宣講家庭暴力案例
2021-01-24民法典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可以申請再審嗎
2021-02-05女方爭取撫養權的有利條件需要哪些
2021-01-17村集資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07集資房與眾籌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08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細則是怎樣的
2021-02-24勞動爭議仲裁可以代替離職證明嗎
2020-11-18意外保險如何索賠
2021-02-15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什么是保險合同終止
2020-11-29精打細算購買旅游意外險
2021-03-20在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直接賠付責任
2020-12-31機動車保險的形式
2020-11-12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具體分類包括哪些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