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為的分類
一、單方面或多方面法律行為
這種分類的根據是當事人意思表示發生法律效果的不同條件。
(一)單方法律行為?
民事法律行為研究圖冊
單方法律行為又稱“單獨行為”,是指基于一個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即只要一個當事人單方面作出意思表示,法律行為即可成立并引起行為人預期的民事法律后果。如遺囑行為,只須遺囑人作出處分其死后遺產的意思表示,遺囑即可成立并在遺囑人死亡時發生法律效力。屬于單方法律行為的還有委托授權行為、民事權利(如繼承權)的接受或者放棄、捐助行為、免除他人債務的行為等。
單方法律行為有以下特點:
1.單方法律行為依當事人單方面意思表示即可成立。但基于各種單方法律行為的不同性質,當事人的單方意思表示有時不必向特定的相對人作出(如設立遺囑的意思表示無須向繼承人或其他人作出即可成立);有時卻依法必須向特定的相對人作出方可成立(如債權人免除債務人所承擔的債務的行為,盡管不需要經過債務人的同意,但免除其債務的意思表示必須向債務人作出,才能發生債務免除的效果;同樣,放棄繼承權的意思表示,也必須向其他繼承人作出,才能發生繼承權放棄的效果)。在民法的傳統理論上,無須向特定相對人作出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單方法律行為稱為“無相對人的單獨行為”;必須向特定相對人作出意思表示才能成立的單方法律行為稱為“有相對人的單獨行為”。
2.由于單方法律行為無須他人同意即可成立,所以,單方法律行為通常只能為他人設定權利而不能單純為他人設定義務,即單方法律行為一般都是給予他人以某種利益(如遺囑行為系為繼承人或受遺贈人設定權利),或對他人的權利義務關系發生某種直接影響(如代理權的撤回、無權代理的承認等)。?
3.由于單方法律行為根據當事人單方意思表示而成立,所以,也可根據當事人單方面的意思表示而發生變更或撤銷。例如,遺囑人設立遺囑后,可以隨時變更遺囑內容甚至撤銷已經設立的遺囑;被代理人向代理人進行委托授權后,可以隨時變更授權內容甚至撤銷代理權。但某些單方法律行為一旦成立即發生某種法律效果,行為人依法不得對行為進行變更或者撤銷。例如,繼承人放棄繼承權的意思表示一旦作出,即發生繼承權消滅的效果;監護人對未成年人實施的行為的承認的意思表示一旦作出,即發生該行為有效的法律后果。對此,繼承人放棄繼承權的行為和監護人的承認行為即不得變更,也不得撤銷。??
(二)雙方及多方法律行為
雙方及多方法律行為是基于雙方或者三方以上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與單方法律行為不同,雙方或多方法律行為中必須包含兩個以上一致的意思表示。事實上,雙方及多方法律行為指的就是各種合同行為。例如,作為雙方法律行為,買賣合同行為必須是買賣雙方協商一致才能成立;作為多方法律行為,三個以上當事人訂立合伙合同,必須經有關的多方當事人協商一致才能成立。
由于雙方或多方法律行為必須由雙方或多方當事人共同協商才能成立,所以,雙方或多方法律行為的變更或者解除,除法律有特別規定之外,也必須經過雙方或多方當事人的協商一致。
傳統民法理論將雙方及多方法律行為分為兩種類型:一是所謂“契約行為”,指基于雙方“對立”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這里的“對立”,指雙方當事人通過民事法律行為所追求的利益或目的不同(如買賣行為中,買受人的目的是取得貨物,出賣人的目的是取得價款)。大多數雙方法律行為都是契約行為;二是“合同行為”,指雙方或多方當事人“平行”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所謂“平行”,指各方當事人追求的利益或目的都是一致的。如合伙合同中,各個合伙人訂立合伙合同的目的都是為了通過合伙經營而獲得利益。
中國民法未采用“契約”的概念,而是將雙方或多方法律行為統稱為“合同行為”
二、有償法律行為與無償法律行為??
這種分類是根據雙方法律行為中,當事人雙方是否均取得一定的利益而劃分的。由于單方法律行為實際上只存在一方當事人,無所謂與相對方之間存在利益上的“對價”,所以,單方法律行為不存在有償及無償的問題。
(一)有償法律行為
有償法律行為是指一方獲得某種利益時,必須向他方付出相應的代價的法律行為。如買賣行為中,買受人獲得出賣物,必須向出賣人支付價款;而出賣人獲得價款,必須向買受人交付貨物。即有償法律行為中,當事人雙方必須“互為給付”。所以,有償法律行為又被稱為“有對價關系”的法律行為。 應當注意的是,民法上的“有償”,是指雙方存在利益上的交換事實,但不是指雙方通過實施民事法律行為所獲得的利益絕對相等(例如,出賣人基于某種考慮,愿意將價值100元的物品以80元出賣給買受人。這種關系,也具有有償性質)。同時,所謂“有償”,也不一定絕對是指支付金錢,也可以表現為提供勞務、完成工作等。由于民法調整的財產關系主要是商品關系,所以,絕大多數民事法律行為都具備有償性質。
(二)無償法律行為
無償法律行為指一方當事人單純獲得某種利益而無須支付任何代價。也就是說,無償法律行為中,不存在“對價關系”。如贈與行為中,受贈人僅獲得贈與物而無須付出任何代價。屬于無償法律行為的還有借用行為、無息借貸行為、無償保管行為等。
三、諾成性法律行為與實踐性法律行為??
這種分類根據的是民事法律行為的成立是否以一方向另一方交付實物為條件。所以,它也不適用于單方法律行為。
(一)諾成性法律行為
諾成性法律行為是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亦即只要雙方達成協議,民事法律行為即可成立并發生效力,至于交付實物,是履行義務的問題,不影響民事法律行為的生效。如買賣合同行為,只要買賣雙方達成協議,合同即告成立,雙方即根據合同享有權利及承擔義務,而出賣人交付貨物及買受人支付貨款,是依合同的約定對各自義務的履行。絕大多數民事法律行為都是諾成性法律行為。?
(二)實踐性法律行為
實踐性法律行為是雙方意思表示一致之后,必須一方向另一方交付實物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即雙方達成協議時,民事法律行為尚未成立,對雙方不能產生約束力。一旦交付實物,民事法律行為即告成立。無償法律行為一般屬于實踐性法律行為,如借用、無償借貸、無償保管、無償運輸等行為。但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贈與合同屬于諾成性法律行為。?
諾成性法律行為的當事人在雙方達成協議之后,一方于交付實物前反悔而為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四、要式法律行為與不要式法律行為??
這種分類根據的是民事法律行為應否采用法定形式。
要式法律行為是指應當按法律規定的方式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即如果法律對某些民事法律行為在方式上作了特別規定,則這些民事法律行為如果不采用法定方式,就有可能不能有效成立。如我國繼承法對當事人設立遺囑的方式作了特別規定,如果遺囑人未按法定方式設立遺囑(如采用錄音方式設立遺囑而無兩個以上的見證人在場見證),則遺囑行為無效。?
不要式法律行為是指當事人可以自由選擇成立形式的民事法律行為,即當事人在意思表示方式的選擇上,不受法律的特別限制。例如,一般的買賣行為,當事人既可采用書面形式,也可采用口頭形式或其他形式。??
五、主法律行為與從法律行為??
這種分類根據的是兩個相互關聯的法律行為的相互地位。
主法律行為是指在兩個相互關聯的民事法律行為中,能夠獨立存在的民事法律行為。從法律行為是依附于主法律行為的存在而存在的民事法律行為。例如,甲向乙借款1萬元,由丙作保證人。此例中,存在兩個民事法律行為:一個是甲與乙之間的借貸合同行為,另一個是丙與乙之間的保證合同行為。保證合同行為的存在依附于借貸合同的存在(如果沒有借貸合同,就不可能存在保證合同)。因此,借貸合同行為是主法律行為,保證合同行為是從法律行為。
從法律行為隨主法律行為的成立而成立,隨主法律行為的消滅而消滅。主法律行為的變更或者撤銷,都會影響從法律行為的效力。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民事法律行為分類”的相關資料。如果您還想要了解更多這方面的法律知識,歡迎直接來律霸網進行搜索查閱,進行學習和了解。當然我們也提供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咨詢,您可以和律師一對一進行交流。希望可以帶您一個滿意的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責任是否存在贍養費
2021-03-17三級丙等醫療事故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2北京債權債務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2-04域名糾紛需要如何處理
2020-12-04無限責任和無限連帶責任的區別
2021-02-13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法律規定
2020-11-25贍養費能請求法律援助嗎
2021-02-14醫療后又工亡如何賠償
2020-12-27買賣合同生效后可以取消嗎
2021-03-04聘書能否代替勞動合同
2020-12-11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06裝寬帶 個人信息遭遇“代理傷”
2021-01-19保險代理人簽訂假合同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6承包方土地承包經營權共有人如何確定
2021-01-17新農村建設拆遷的主體是誰
2021-01-03房屋拆遷有爭議如何處理
2020-11-19公租房的拆遷補償金額是怎么計算的
2020-11-23政府不履行安置補償協議,怎么維權
2020-12-15找拆遷律師打官司能提高拆遷補償嗎
2020-11-28未繼承房產拆遷安置后如何處理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