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人是孩子的責任主體,很多人想知道監護人討論他的責任和訴訟主體是怎么樣的?我們經常有誤區,就是對監護人的了解是。監護人要為自己的孩子負責,如孩子犯法或對他人造成損害,則需要對對方負一定的賠償責任。這是需要的。
監護人是需要承擔未成年的責任的
一、侵權之訴的本身,包含有兩個訴,其一是對侵權行為是否構成的確認之訴,其二是受害人請求賠償的給付之訴。通常情形下,侵權責任與賠償責任合一時,兩訴的指向是同一主體,但在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侵權時,兩訴的對象對不同,侵權行為確認之訴的對象是侵權行為人,即本案張小甲;給付之訴的義務人是監護人,即本案張文。因兩訴的內容、對象不同,故應列張小甲、張文二人為共同被告;
二、監護人責任是替代責任而非代理責任或補充責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具體侵權行為,在其無財產時由其監護人承擔賠償責任。換言之,就是監護人替代侵權人承擔了侵權責任。而代理賠償,很明顯的法律后果是在被代理人有賠償能力后,代理人可向被代理人追償。——訴訟中,代理人始終是以被代理人名義從事訴訟活動。而《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二條、《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三條所確定的監護人賠償責任是終局責任,監護人無權在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有經濟能力后請求被監護人賠償損失。對于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以其個人財產賠償,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的規定,看似是監護人對被監護人賠償責任的補充,但實質上仍舊是對被監護人財產不足部分的替代賠償,因為這種責任始終都是終局性的,只不過是在被監護人財產充裕、足以賠償的情形下,監護人的替代賠償金額為零而已。
三、從“當事人”的概念來看,當事人,是指民事訴訟中以自己的名義要求人民法院保護民事權利或者法律關系、受人民法院裁判約束的起訴方和被訴方。也就是說,人民法院的判決書,只能確定案件的當事人享有某種權利或者承擔某種義務。在民事訴訟法中,法定代理人是“訴訟代理人”的一種,而非案件當事人。所以僅列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為法定代理人,而又判決該法定代理人承擔賠償義務的作法極為不妥。當然,也許有人會問,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也不是被告,但也可以判決其承擔民事責任。需要說明的是,首先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的訴訟地位相當于被告,其次民事訴訟法將“訴訟第三人”亦規范于當事人一節之中,當然可以判決“訴訟第三人”享有某種權利或者承擔某種義務。從體系解釋的角度來看,也應能夠明白法定代理人非當事人。
所以由此可見,監護人不僅要起到教育的責任,還要擔起一個責任主體的功能,為此,我們要知道,什么是責任主體,什么是監護人應當去承擔的責任。對于監護人討論他的責任和訴訟主體是怎么樣的?這個問題,我們有了許多的了解。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做出勞動能力鑒定的期限是多久
2021-01-20信用卡違約金是逾期嗎
2021-01-22網絡造謠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15勞動者可以在哪些地方進行職業病診斷
2021-02-14老人贈與房屋以后想要回怎么辦
2020-11-19離婚后還有哪些民事權利和義務
2021-02-07怎樣確定婚內債務各自承擔
2020-11-26購房之后應怎樣避免吃虧
2021-03-04簽訂的就業協議可以約定違約金嗎
2021-03-26勞動關系轉移證明
2021-01-17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3私家車投保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2021-02-24失業保險只交了6個月失業可以領嗎
2020-12-03保險人的違約行為有哪些
2020-11-30幫助別人騙保險如何定罪
2020-12-04保險合同包含哪些部分
2020-12-11土地承包合同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除呢
2021-02-10虛假林木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0-12-07出嫁女怒訴法院,依法追回拆遷補償款
2021-01-16禁養區的養殖場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