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軍產房糾紛法院受理嗎
法院受理軍產房糾紛相關事宜,詳細內容見下文。
被繼承人死亡后,留下一套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權證書的軍產房,部分繼承人起訴要求確認該套軍產房歸全部繼承人共同居住使用,對該房屋各享有25%份額。房與法苑房地產律師趙娜、王樹德代理被告出庭應訴,最終法院判決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二、案情簡介
原告王某1、王某2、王某3與被告王某4物權確認糾紛一案中,原告訴稱:原被告之父王某系1945年參加革命的軍隊干部,1971年因病去世后,母親劉某就一直住在總后勤部政治部當年分給王某的房子里,并一直享受遺屬待遇,由部隊供養。在2010年8月,總后勤部政治部根據父親王某生前參加革命年限、對部隊的貢獻及生前職務考慮,分配給母親劉某一套位于豐臺區某小區房屋。同年10月,開發商給母親劉某購買此房交款通知書,母親劉某交齊購房款后,取得了該房所有權。母親劉某因肺癌晚期于2011年8月不幸去世。母親劉某曾于去世前對此房屋分配問題由明確的意愿:即四位子女共同繼承擁有,份額每人均等,各占25%。
母親劉某于去世前召開過三次家庭會議,2010年10月31日召開第一次會議,明確指出:現在這個房子是我的,(將來)我死后你們四個人分,怎么分由你們自己商量。2010年12月7日召開第二次家庭會議,立下第一份遺囑:在劉某百年之后,此套房屋由長子王某1、長女王某2、次子王某4、三子王某3,四人共同繼承擁有,份額每人均等,各占25%。2010年12月19日,召開第三次家庭會議,立下第二份遺囑:在劉某百年之后,此套房屋由長子王某1、長女王某2、次子王某4、三子王某3,四人共同繼承擁有,份額每人均等,各占25%。母親劉某兩份遺囑中對房屋的分配安排是一致的。
母親去世后,被告在未取得原告同意的情況下獨占該房屋,原告一直未放棄繼承權,且多次與被告商量對該房屋的處分事宜,但是被告均予以拒絕。故該房屋截止目前一直處于未分割狀態,屬于原被告共同擁有的財產。基于以上事實,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及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訴至法院要求確認位于北京市豐臺區某小區的房產一套由原被告共同居住使用,原被告對該房屋各享有25%份額。
被告王某4辯稱:涉案房產系母親劉某為被告及被告之子申請的。雙方父親于1971年因病去世,劉某系軍隊干部遺屬,一直居住在北京總后勤部,被告之子長期與劉某居住,故約定由被告出資并裝修。購房款是被告朋友們借款共計41萬元,加上自己存款,共計607600元用于購房,一次性轉賬給總后購房處。故涉案房屋并非由劉某購買。被告于2011年1月12日繳納了儲藏室款1981元,后辦理完畢購房全部手續,房屋由被告及劉某一起使用,并非如原告所稱由被告獨占房屋。對于原告所述劉某的兩份遺囑,被告并沒有列席家庭會議,遺囑也不是劉某的真實意思表示,而是王某1多次打電話給劉某,要求購買該房屋,但遭到拒絕,王某1以自己也是親生孩子為由多次與劉某吵鬧,故即使母親說出死后房屋人人有份的話也不是其真實意思表示。原告提交的兩份遺囑均是在家庭會議上所簽,但家庭會議被告均沒有列席,且沒有簽字,故我不認可該兩份遺囑。母親于2011年1月15日曾主動起草過《特別說明》,明確確認房屋所有權歸被告所有,這才是母親的真實意思表示。綜上所述,劉某生前沒有簽訂過購房合同,也沒有取得房屋所有權證書,更沒有實際出資購房,根據誰出資誰受益的民法原則,實際出資人是被告,被告依法享有涉案房產的所有權,故涉案房產應該歸被告所有。即使涉案房產認定為是劉某的遺產,被告依然可以依照《特別說明》來繼承劉某的遺產,既然原告提供了標題為《我的意愿》作為劉某的遺囑,說明原告對此種形式的遺囑是認可的,故原告也應該對被告提交的遺囑形式認可,被告提交的遺囑形成時間晚于原告提交的遺囑,故應該按照劉某后立的遺囑,將涉案房屋歸被告所有,故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三、審理查明
王某與劉某原系夫妻關系,婚后生育四名子女,長子王某1、長女王某2、次子王某4、三子王某3。王某于1971年12月10日去世,劉某于2011年8月11日去世。總后勤部政治部出具《證明》記載:“2010年8月,總后勤部以照顧王某遺屬名義,分配給劉某軍隊經濟適用房一套,由其自行購買。”空軍后勤部機關某指揮部于2010年10月28日向劉某發放了“經濟適用住房交款通知書”,要求其將727600元(包括房款577600元、儲藏室款30000元、停車款120000元)盡快存入指定賬戶。2010年11月24日,王某4將607600元從自己賬戶匯至空軍后勤部機關某指揮部,2011年1月12日補交現金1981元后發放房屋鑰匙,開具購房發票(發票右下角有“王某4代”字樣)。庭審中王某4提交三份借條及存折,以證明2010年為了湊房款,分別向朋友們借款并且已經歸還。
另查,北京市豐臺區某小區房屋至今未下發產權證。
庭審中,王某1、王某2、王某3提交2010年12月7月、12月19日劉某立有的打印遺囑兩份,名稱為《我的意愿》(內容略)。王某4提交2011年1月15日劉某立有的打印遺囑,名稱為《特別說明》(內容略)。
庭審中,王某1、王某2、王某3提供2010年10月31日開家庭會議的視頻光盤,王某4不認可此視頻的真實性,認為光盤內容不完整,系經過剪輯,其中帶有王某1誘導性言辭,無法判斷劉某的真實意思表示;且此證據不符合錄音遺囑的法定形式。
四、本院認為
坐落于北京市豐臺區某小區房屋系王某的軍隊分配給遺屬劉某的,雖然劉某未與軍隊簽署購房合同,也未下發房產證,但可以認定此房屋系劉某的財產,劉某去世后,應作為遺產予以分割,原被告均有繼承權。王某4稱房款系其繳納房屋就應歸其所有的答辯意見,本院不予采納。無論是王某1、王某2、王某3所出示的二份《我的意愿》,還是王某4所出示的《特別說明》,均系劉某對其百年之后身后財產的安排與處理,實質上應系劉某所立遺囑,故《我的意愿》中沒有王某4的簽字并不影響遺囑的形成。但此三份遺囑均系打印件,落款處均有劉某簽字,沒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人見證人在場見證,此三份遺囑均不符合自書遺囑、代書遺囑、公證遺囑等遺囑的形式要件,故三份遺囑均為無效遺囑。根據法律規定,遺囑無效的,應按照法定繼承辦理。因涉案房產至今未下發產權證,故本院不宜處理房屋所有權,僅處理房屋居住使用權,故王某1、王某2、王某3以物權確認為案由訴訟,并無不當。王某4對房屋的出資應作為劉某生前所欠債務,在繼承案件中另案解決。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軍產房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判決結果坐落于北京市豐臺區某小區房屋一套由原告王某1、王某2、王某3與被告王某4共同居住使用,各占共有份額的四分之一。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24前妻的孩子沒有扶養關系有繼承權嗎
2020-12-17域名搶注一審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14已被執行的股權如何解除質押
2021-02-12自愿離職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0-12-22交通事故上訴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3殺人頂包怎么判
2020-12-14一套房產可辦多次抵押登記嗎
2020-12-07怎么續訂勞動合同
2020-12-25僅約定試用期的勞動合同期滿終止要怎么處理
2020-12-25工資80,七天試用期給30合法嗎
2021-01-10什么情況被公司辭退不能勞動仲裁
2021-01-03意外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2-06借款會有哪些要求
2020-12-11汽車全險包括什么
2020-12-04產品責任是怎么構成的
2020-12-31購買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2-08“三個期限”避免保險合同糾紛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1機動車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處理嗎
2020-12-13保險理賠打官司需要多少費用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