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規定監護人指什么?
監護人是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我國《民法總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被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
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 不得作為監護人的人主要包括:
(1)禁治產人、準禁治產人。禁治產人是指因心神喪失或精神耗弱不能處理自己事務,經申請由法院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準禁治產人是指因心神耗弱、聾、啞、盲、浪費人經申請宣告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禁治產人、準禁治產人的范圍各國立法有差異,有些國家之規定了禁治產人,如法國、德國;有些國家既規定了禁治產人又規定了準禁治產人,如日本、意大利。我國《民法總則》未規定禁治產人和準禁治產人。
(2)被判處刑罰的人、失蹤人。法國民法規定,被判處刑罰的人排除其任監護職務,已任職責當然解除。日本民法規定,行蹤不明不得擔任監護人。
(3)破產人。日本民法規定,破產人喪失監護資格,但我國民國時期的民法規定,破產不為喪失監護資格的事由,但破產人因無支付能力,在監護人的指定和選定時,應慎加選擇。
(4)外國人。日本民法和法國民法規定,外國人不得為監護人。但法國民法又規定,有親屬關系的外國人有監護資格。我國民國時期的民法、《民法總則》對此未規定。
(5)法人。一般認為,法人不得擔任監護人,但依《民法總則》規定,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以及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所在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可作為監護人。
監護人應當對被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并對被監護人的相關民事行為負責,具體情況下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情況來進行處理,如果監護人無法履行相應的監護職責,那么就需要按照規定的情況來更改監護人,但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法典草案中婚姻家庭篇都有哪些新規定
2020-12-16出版單位應如何避免侵權
2021-01-10爺爺奶奶有探望權嗎
2021-03-01女子不堪家暴提離婚遭丈夫劈16斧砍斷腳筋,故意傷害怎么處罰
2021-02-14沒有結婚證家暴怎么辦
2021-01-23信用不良的能成立公司嗎
2021-01-11財產繼承權的訴訟期限怎么認定
2020-12-01勞動爭議案件的舉證是如何的
2021-02-10雙方在什么條件下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8怎樣選擇交通意外險
2020-12-17人身保險投保方擁有怎樣的權利
2021-01-28疾病保險是否可以包含生存保險責任
2020-11-094s店說幫買保險但沒買不計免賠怎么辦
2021-03-22車禍后保險金怎么申請
2020-11-09從保險代理人處買到不存在的保險
2020-11-25什么是保險,什么是保險法的基本原則
2021-02-26區域保險貿易對WTO保險貿易體系的威脅與挑戰
2021-03-13傷害保險 AccidentalInsurance
2020-11-08集體土地出讓合同范本
2020-12-17拆遷補償安置方案應當如何進行審查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