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民事責任能力人的范圍是什么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總則》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十七條至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包括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及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因智力發育不成熟或者精神存在障礙,不能認清自己的行為后果。如果讓其實施行為,則可能既不利于行為人自身利益的保護,也會損害他人的利益。因此,這種情況下的民事主體實施行為的范圍受到限制,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根據我國《民法總則》第17條至第24條,對以下事項作出規定
符合情形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兩種情況:
1、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
第二十條規定: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2、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
第二十一條規定: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認定撤銷
成年人的無民事行為能力的認定與撤銷:
第二十四條規定:不能辨認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其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該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本人、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申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復的狀況,認定該成年人恢復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本條規定的有關組織包括: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沒有民事行為能力,那么一般是還沒有到達16周歲,或者是自己因為一些智力發展不成熟和精神存在問題造成的,對于有精神疾病的即使出現的錯誤,也不會承擔法律責任,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的辦理程序有哪些
2021-01-10口頭承諾能判凈身出戶嗎
2021-02-16公司減資股東是否承擔補充責任
2021-01-15滿五年的經濟適用房能抵押給個人嗎
2021-03-23行政案件鑒定告知時限是多久
2021-02-07配偶有家庭暴力怎么解決
2020-12-05指定管轄的裁定要送達當事人嗎
2020-12-17離婚后撫養費標準
2021-02-09免責條款怎么履行告知義務
2021-03-26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哪些
2020-11-17買集資房需要看對方什么手續
2020-12-24勞動合同以什么形式訂立比較好勞動合同何時生效
2020-12-12國企可以被私企接收改制嗎
2020-12-31哪些情況可向勞動機構投訴
2020-12-25意外傷害保險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14我所主任作為大連律協連任的金融保險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組織召開本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委員工作會議
2020-11-28車身被人惡意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08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26張某訴某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