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接損失的概念與分類是怎樣的
間接損失就是可得利益的喪失,即應當得到的利益因受侵權行為的侵害而沒有得到,包括人身損害造成的間接損失和財物損害造成的間接損失。
1、財物損害造成的間接損失
財物損害造成的間接損失的情況比較復雜,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頗有爭論。《民法通則》第117條第3款規定:受害人因此遭受到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并應當賠償損失。這里的其他重大損失,指的就是財產的間接損失。財物損害的間接損失是指加害人侵害受害人所有的財物,致使受害人在一定范圍內的末來財產利益的損失,它屬于其他重大損失的范圍。這種間接損失有3個特征:一是,損失的是一種未來的可得利益,在侵害行為實施時,它只具有一種財產取得的可能性,還不是一種現實的利益;二是,這種喪失的未來利益是具有實際意義的,而不是抽象的或者假設的;三是,這種可得利益必須是一定范圍的,即損害該財物的直接影響所及的范圍,超出這個范圍,不能認為是間接損失。
對于財物損害造成的間接損失的賠償,關鍵在于兩個方面:一是間接損失的確定,二是間接損失的計算。把這兩個問題弄清楚以后,即可按照賠償原則予以賠償。
間接損失是違法行為對處于增值狀態中的財產損害的結果。處于增值狀態的財物是指正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以生產、經營資料的面目出現的財物。沒有處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財物不會發生增值。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生產過程中的生產資料并不創造價值,同樣,處于增值狀態的財物本身也并不會增值。增值狀態的財物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只把原有的價值轉移到生產、經營的成果當中。創造增值的人,是與該財物結成一定的生產、經營關系的人。因此,間接損失產生的機制,是不法行為破壞了生產者、經?營者與作為生產、經營資料的財物構成的生產、經營關系中的物質條件,使生產、經營者(即受害人)不能正常地利用這一生產、經營資料進行生產、經營活動,造成了可得利益的減少和喪失。對財物損害的間接損失的賠償,不是對該財物價值損失的賠償,而是對該財物的所有者利用該財物在經營中應創造出但因遭受損害而未創造出的新價值這種損失的賠償。對間接損失的賠償,賠償的是人的損失,而不是物的損失。
2、人身損害造成的間接損失
它是指加害人侵害受害人的人身權利,致使受害人在·--定范圍?內的未來財產利益的損失。它同樣具備財物損害造成的間接損失的三個特征,所不同的是,財物損害造成的間接損失是由于侵權行為侵害財產權利而造成的間接損失,而人身損害造成的間接損失是由于侵權行為侵犯了人身權利,諸如生命權、健康權、名譽權等等而造成的間接損失。這種間接損失與人身損害造成的直接損失的區別是,前者是未來的可得利益的減少。例如因健康權受損害不能參加勞動而少收人的工資等。后者則是現有財產的減少,如因人身損害支出的醫藥費等。
二、什么是直接損失
財產的損失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這兩種不同的損失,在司法實踐中必須仔細加以區分。直接損失是受害人現有財產的減少,也就是加害人不法行為侵害受害人的財產權利、人身權利,致使受害人現有財產直接受到的損失。例如財物被毀損而使受害人財富的減少,致傷、殘后受害人醫療費用的支出,人格權受到侵害后支出的必要費用,等等,都是直接損失。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間接損失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在司法實務中,應當著重對財物損害的間接損失進行研究,因法律將財物損害的間接損失賠償的裁量權賦予了一個具有相當大的彈性的賠償原則,而對于人身損害的間接損失,立法已作出明文規定也是很容易掌握。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需要到現場嗎
2021-03-22現在房產抵押好貸款嗎
2021-02-04兩人合伙合同該如何寫
2021-01-13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共同財產
2020-11-30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定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132011誤工費標準:誤工費到底怎么算
2021-01-20離婚起訴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17殘疾軍人撫恤金能否強制執行
2021-03-21見 證 書(處理公民財產事宜)
2021-02-23保密協議的保密義務是什么
2021-01-25什么情形適用于勞務合同
2021-01-01企業合并 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17勞務外包是同工同酬嗎
2020-12-22被辭退還扣工資嗎
2020-11-29飛機買延誤險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運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0-11-11旅游費含保險受傷有沒有理賠
2021-03-25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改造
2021-01-20淺談對保險合同中重大事項的理解
2020-12-06車輛失而復得 保險賠償該退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