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監護人證明一般在哪里開?
證明由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開具。
監護人相關法律規定,供您參考:《民法通則》第十七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 配偶;
(二) 父母;
(三) 成年子女;
(四) 其他近親屬;
(五)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監護人證明需要準備的相關材料
辦理監護人證明需要攜帶的證明材料如下:
1、被監護人的身份證明材料。二代身份證或臨時身份證(如已經辦理身份證的需提供)、戶口本;
2、提供監護人的身份證明材料
中國國內申請人提供:二代身份證(臨時身份證或軍官證或中國護照)、戶口本
港、澳、臺同胞提供:身份證、回鄉證(或臺胞證),原國內居民提供戶籍底冊、戶籍注銷證明;
外國人提供:護照(原為中國公民的,需提供入籍紙、戶籍底冊、戶籍注銷證明);
三、被監護人的年齡有限制嗎
被監護人如果沒有智力缺陷等特殊情況的,被監護年齡是到18歲。
被監護人是指中國法律規定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在侵權訴訟中,被監護人侵權訴訟是其中較為特殊的一類,其特殊之處在于不法加害行為的主體雖是被監護人,但其侵權行為的賠償責任卻一般由監護人承擔。在這類侵權訴訟中,監護人的訴訟地位如何界定。中國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對此沒有明確規定,在實踐中也存在爭議。一種觀點認為,應將監護人與被監護人一起列為侵權訴訟的被告;另一種觀點認為,僅列不法加害行為的實施者即被監護人為被告,而監護人則以被監護人的法定代理人的身份參加訴訟。從訴訟結果來看,以上的兩種觀點在判決結果上似乎區別不大,因為一旦法院認定侵權事實成立,都會判令由監護人承擔賠償責任。然而,這樣的“殊途同歸”并不能掩蓋這兩種觀點之間的矛盾。
綜合上面所說的,被監護人如果要開具證明就必須要合法的到相關的部門進行辦理,而且被監護人的權益一般是由監護人來進行保護,直到孩子滿了十八歲之后才算是完成了自己的義務,因此,在開具的時候就要咨詢清楚,這樣才能更快的進行處理好。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我國法定監護人如何確定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車撞如何索賠
2020-12-09兒童監護權轉移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13沒有結婚證家暴怎么辦
2021-01-23在公司受傷了公司應該賠償什么
2020-12-21對已解散的公司如何起訴
2020-12-17雇主怎么在勞動合同上免責
2021-01-16調崗到外地可以不同意嗎
2021-01-27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完家屬還要錢怎么辦
2021-01-23保險公司是怎樣設立的
2020-12-06保單是假的,由誰負責
2021-01-14賠償責任誰承擔
2021-02-12寶馬車主告狀 法院判保險公司支付保險金
2020-11-26短期團體健康保險產品可以調整產品參數嗎
2020-11-22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拒絕賠償
2020-11-21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一十一條
2020-12-18土地出讓金與劃拔價什么區別
2021-01-07出讓土地轉讓要經批準嗎
2020-12-25土地入股模式是什么
2021-01-25拆遷補償只能選擇貨幣補償嗎,不同意貨幣補償怎么辦
2021-02-13拆遷開始了,如何找出拆遷許可證和評估報告的瑕疵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