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殺了人,父母要承擔責任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我國是誰犯罪誰承擔責任的,所以子女殺人不能要求父母承擔責任,但如果子女是精神病人,父母沒有履行監護責任造成殺人的,父母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三十二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三條?【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第十四條?【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導致他人自殺犯故意殺人罪嗎
1、逼迫或誘騙他人自殺,即行為人希望自殺人死亡,但為了掩人耳目,逃避罪責,自己不直接動手,而是通過自己的逼迫、誘騙行為促使自殺者自己動手殺死自己,即借助自殺者自己之手達到行為人欲殺死自殺者的目的。行為人的行為與結果之間存在刑法上的因果關系。關鍵應查明行為人是否確實有刻意追求自殺者死亡的故意,并且其行為在特定環境下是否足以導致他人實施自殺的行為,兩者缺一不可,否則就不宜認定為構成本罪。
2、教唆、幫助他人自殺。應當以故意殺人罪論處,但考慮到在教唆、幫助自殺中,自殺者的行為往往起決定作用,因此,應根據案情從寬處罰。如果行為人的行為不很積極,作用不大,主觀愿望出于善意,這時可不以犯罪論處。但是,教唆精神病人或未成年人自殺,由于自殺者限于精神狀態或年齡因素對于自殺缺乏正確的認識和意志控制能力,對此,不僅要以本罪論處,而且還不能從輕或減輕處罰。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我國是誰犯罪誰承擔責任的,所以子女殺人不能要求父母承擔責任,但如果子女是精神病人,父母沒有履行監護責任造成殺人的,父母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問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中國委托公證人公證文書
2021-02-11什么財產作為抵押物需要辦理抵押物登記
2021-03-05現金支票收款人能否是個人
2021-02-13個人合伙企業中對于企業的的資產怎么認定
2021-02-19破產債權如何確認和抵銷
2021-02-14拖欠貨款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5新三板掛牌上市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312020年新三板上市條件與標準是什么
2020-11-19發生交通事故雙方同等責任,車損應當理賠多少錢
2021-01-03離婚冷靜期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21房產怎么解除抵押
2021-02-21裝修工程預定合同簽字有效嗎
2021-03-15產品供貨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0-11-08業主要求罷免業主委員會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7實習期員工如何保障自己權益
2020-11-24申請勞動爭議調解,必須要提交書面的申請嗎?
2021-01-01個人人身意外保險的保額有上限規定嗎
2021-01-23什么樣的人身保險合同無效
2020-12-23龍卷風造成的財產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8傻子放火保險有的賠嗎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