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殺了人,父母要承擔責任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我國是誰犯罪誰承擔責任的,所以子女殺人不能要求父母承擔責任,但如果子女是精神病人,父母沒有履行監護責任造成殺人的,父母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三十二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三條?【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第十四條?【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導致他人自殺犯故意殺人罪嗎
1、逼迫或誘騙他人自殺,即行為人希望自殺人死亡,但為了掩人耳目,逃避罪責,自己不直接動手,而是通過自己的逼迫、誘騙行為促使自殺者自己動手殺死自己,即借助自殺者自己之手達到行為人欲殺死自殺者的目的。行為人的行為與結果之間存在刑法上的因果關系。關鍵應查明行為人是否確實有刻意追求自殺者死亡的故意,并且其行為在特定環境下是否足以導致他人實施自殺的行為,兩者缺一不可,否則就不宜認定為構成本罪。
2、教唆、幫助他人自殺。應當以故意殺人罪論處,但考慮到在教唆、幫助自殺中,自殺者的行為往往起決定作用,因此,應根據案情從寬處罰。如果行為人的行為不很積極,作用不大,主觀愿望出于善意,這時可不以犯罪論處。但是,教唆精神病人或未成年人自殺,由于自殺者限于精神狀態或年齡因素對于自殺缺乏正確的認識和意志控制能力,對此,不僅要以本罪論處,而且還不能從輕或減輕處罰。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我國是誰犯罪誰承擔責任的,所以子女殺人不能要求父母承擔責任,但如果子女是精神病人,父母沒有履行監護責任造成殺人的,父母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問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補償糾紛是否屬于行政訴訟
2021-03-03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1-24撫恤金就是工亡賠償嗎
2020-11-15開庭后讓回家等消息是緩刑嗎
2021-03-22土地使用權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20企業停產工資如何發放
2021-03-03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抵押房產保險費發票可以抵扣嗎
2020-12-05廠房失火無保險怎么辦
2021-02-02交通事故訴訟費保險公司會承擔嗎
2020-11-22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的職責是什么
2021-01-20本案的保險理賠金是否適用損益相抵原則?
2021-03-23提前還貸別忘退稅退保
2021-01-28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8土地轉包期內甲方死亡合同怎么辦,轉包合同怎么寫
2021-02-25深圳土地置換出新規,安置補償標準提高
2021-02-01法律規定農村責任田能買賣嗎
2021-03-10違建,危房,舊房的拆遷都沒有補償嗎
2021-02-25哪幾類房屋會被列入拆遷范圍之內
2020-12-03吳川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