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利害關系人一般認為是權益受到行政行為侵害的直接當事人,不屬于利害關系人的,是沒有訴訟主體資格的。
是否具有法律上利害關系所要綜合考慮的因素
(一)起訴人請求保護的必須是其自身擁有的受法律保護的合法權益,而非違法的或者他人的權益這里的“權益”,可以是法律明確規定的權利,也可以是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但卻隱含于針對其他當事人的義務性規定中的利益。另外,“合法權益”也不以人身權和財產權為限,還包括諸如勞動權、受教育權等其他權利。法律上利害關系要求這種利益必須是特定人的利益,而非反射利益。行政法上的反射利益,通常是指國家為保護和增進公益而進行的法律規制或行政執行,在事實上給特定的私人所帶來的一定利益。這種利益是維護公共利益的副產品,并非立法和行政行為所追求的目的。因此,特定私人不能向國家主張該利益,并尋求法律救濟。法律上利害關系還要求這種利益是現實的或者伸手可得的,而不是一種期待的、虛無縹緲的利益。
(二)起訴人請求法院保護的利益已經或者必將受到行政機關具體行政行為的影響這個因素涉及到行政行為效力的復效性問題。所謂行政行為的復效性,指的是行政行為的效力并不只是對直接相對人產生影響,還可能包括相關人。相關人不是行政行為的直接受領者,但它的合法利益在客觀上受到行政行為的影響。司法解釋第13條規定的四種特殊情形就涉及到行政行為的復效性問題。
(三)相對人或者相關人合法權益受影響與行政行為之間具有法律上的因果關系如何認定法律上利害關系所指向的因果關系,國內學者有兩種代表性的觀點:一種是認為法律上因果關系僅指直接因果關系;另一種則認為除了直接因果關系外還包括間接因果關系。如何判斷是直接還是間接因果關系?普遍認為,所訴要求保護的合法權益無需通過其他媒介即受到行政行為的影響是直接因果關系,通過其他媒介才發生影響的是間接因果關系。由于事物處于普遍聯系之中,間接因果關系不能無限地往下延伸,否則行政行為的效力就會無限地擴展,處于一種不穩定的狀態。有學者指出,行政行為與合法權益之間的聯系只能是一種直接聯系,間接的聯系只有在法律、司法解釋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才能視為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
目前,利害關系人一般認為是權益受到行政行為侵害的直接當事人,不屬于利害關系人的,是沒有訴訟主體資格的。考慮利害關系人,主要是看當事人的利益是否會受到影響。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伙企業財產法律如何規定
2021-02-04借條上的名字寫錯了怎么辦
2021-01-05社會撫養費的支付數額是多少
2020-11-11離婚協議書反悔如何處理
2021-02-28裝修合同工期延誤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1如何預防房屋中介糾紛,房屋中介糾紛怎樣防范
2020-12-12勞動合同常識
2021-03-05要辭職了領導不讓走怎么辦
2021-01-18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新亮點
2021-03-17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被保險人違反保險事項 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0傷者起訴,我和保險公司訴訟費誰來出呢
2021-02-04私了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1-10土地出讓繳費流程是什么
2020-11-23土地轉讓合同糾紛案例
2021-03-12珠海香洲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23如何填寫拆遷公房回遷安置證明
2020-12-13城市房屋拆遷工作的十個步驟
2020-11-16民宅開辦公司拆遷補償有哪些
2021-01-15農村宅基地征收拆遷會如何補償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