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本條所稱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本條所稱權利人,是指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和經商業秘密所有人許可的商業秘密使用人。這里所說的公司的核心的技術資料和客戶資料,符合“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的條件,可以視為商業秘密;而這名員工曾經和公司簽過保密協議,又將公司的商業秘密帶到另一公司使用,則當事人的行為侵犯了您公司的商業秘密。具體是否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還要看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的具體數額。
侵犯商業秘密罪的構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
侵犯商業秘密罪侵犯的客體為商業秘密權利人對商業秘密所擁有的合法權益以及受國家保護的正常有序的市場經濟秩序。本罪侵犯的對象是商業秘密。
所謂商業秘密,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侵犯商業秘密罪首先要認定對象是否商業秘密。
因此必須符合《反不正當競爭法》關于商業秘密所規定的要件。所謂“不為公眾所知悉”,是指該信息不能從公開渠道直接獲取的,所謂“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是指該信息有確定的經濟利益或者競爭優勢。
所謂“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包括限定涉密信息的知悉范圍,只對必須知悉的相關人員告知其內容;對于涉密信息載體采取加鎖等防范措施;在涉密信息的載體上標有保密標志;對于涉密信息采用密碼或者代碼等;簽訂保密協議;對于涉密的機器、廠房、車間等場所限制來訪者或者提出保密要求;確保信息秘密的其他合理措施。
通過反向工程破解出他人的技術秘密,算不算侵權?是否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所謂“反向工程”,是指通過技術手段對從公開渠道取得的產品進行拆卸、測繪、分析等而獲得該產品的有關技術信息。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7〕2號)的規定,通過反向工程等方式獲得的商業秘密的,不認定為侵犯商業秘密。但是,當事人以不正當手段知悉了他人的商業秘密之后,又以反向工程為由主張獲取行為合法的,不予支持。
關于通過反向工程破解出他人的技術秘密,算不算侵權的問題,一些地方高級法院也有類似規定。《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業秘密案件有關問題的意見》(蘇高法審委[2004]第3號)第十六條規定,通過反向工程獲取商業秘密的,不構成侵犯商業秘密。但產品系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得除外。
(二)客觀要件
侵犯商業秘密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國家反不正當競爭法律法規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行為。
根據《刑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的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罪客觀要件包括:
(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三)與權利人有業務關系的單位和個人,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
(四)權利人的職工違反合同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五)第三人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違法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視為侵犯商業秘密。
(三)主體要件
侵犯商業秘密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備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單位亦能構成本罪主體。
單位犯本罪的,對其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本條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四)主觀要件
侵犯商業秘密罪的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即行為人有意識地通過多種手段侵犯商業秘密。過失不構成本罪。至于行為人出于何種動機而實施犯罪,不影響本罪的成立,只是量刑時可考慮的情節。
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賠償與工傷賠償哪個高
2020-11-09股東違法股權沒收嗎
2021-01-06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1-20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5法定扶養義務是幾年
2021-01-24商標糾紛法院調解的效力
2020-12-01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交通事故糾紛證據使用嗎
2021-02-13財產保全必須提供對方賬戶嗎
2020-11-15領養孩子長大了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2-25政府可否要求撤銷行政協議
2021-03-01法院能否主動引用同時履行抗辯權
2021-01-07什么是繼承恢復請求權?
2020-12-24詳解以他人名義購房存在什么風險
2020-12-08房地產中介的收費標準
2020-12-11調崗通知范文
2020-12-15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干活慢會被辭退嗎
2020-11-29投資者購買分紅保險應避免的“三個誤區”是什么
2020-12-19房屋財產險需要的資料有哪些
2021-02-08保險合同約定不明 超規用藥全額理賠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