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程序中稅收債權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在破產申請受理前破產企業發生的欠稅,這部分稅收債權要按規定申報;二是在破產受理后資產處置或企業與當事人履行雙方均未履行完畢的合同所產生的稅金,這部分稅收可以依法優先受償。目前,破產企業稅收債權存在四方面問題。
不能及時掌握破產信息或申報的債權不完整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十四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自裁定受理破產申請之日起二十五日內通知已知債權人,并予以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第五十條也規定,納稅人有解散、撤銷、破產情形的,在清算前應當向其主管稅務機關報告。但是,在實踐中,法院或納稅人有時并未直接通知稅務機關,稅務機關也沒有及時關注相關信息,出現未能申報債權造成稅款流失的情況。在申報債權的過程中,由于稅務機關無法掌握企業完整的經營信息,導致申報稅收債權不完整。同時,稅務機關未將欠稅形成的滯納金一并申報債權。即使申報滯納金,也因為不知道計算滯納金的截止日期而作罷。其實,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作了明確,作為破產債權申報的滯納金應計算到法院受理破產案件前,破產案件受理后不宜再計算稅收滯納金。
對企業與當事人履行雙方均未履行完畢的合同所產生的稅金沒有獲得優先受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四十二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發生的下列債務為共益債務:(一)因管理人或者債務人請求對方當事人履行雙方均未履行完畢的合同所產生的債務;《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四十三條規定,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由債務人財產隨時清償。企業與當事人履行未完畢的合同可能產生相關稅收,由于破產企業事實上大都已經脫離了稅務機關的管理,管理人一般不會主動到稅務機關申報納稅,相應的稅款既沒有申報,又不可能在分配破產財產時優先受償。
對管理人處置資產產生的稅收沒有獲得優先受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四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發生的下列費用為破產費用:管理、變價和分配債務人財產的費用。根據上述規定,管理人在處置企業資產時產生的稅收,理應作為破產費用在分配財產時優先受償。事實上,破產管理人往往不會代表納稅人主動向稅務機關申報納稅,在分配破產財產時也不會將其放入破產費用中。在債權人會議上,稅務機關可能因為對上述規定不熟悉,喪失了主張稅權的機會,造成稅款流失。
稅務機關對破產企業的稅收管理失控
在實際征管中,破產企業基本不會按期申報納稅,稅務機關對這些納稅人在破產期的稅收管理基本流于形式,造成了稅務機關在管理人處置資產和企業履行未完畢合同時稅款征收方面十分被動。
如何有效實現破產企業稅收債權
進一步修訂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需要明確破產管理人代表破產企業履行申報納稅義務,并與稅務機關加強溝通協調的責任;明確處置破產企業資產、履行破產企業和當事人雙方均未履行完畢的合同所產生的稅收為破產費用或共益債務;對破產清算所得稅的計算及其債權申報重新作出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規定。
加強對企業破產前后征收管理。一是對可能出現資不抵債又有可供執行財產的納稅人,堅持按照稅收征管法第四十條的規定及時采取強制執行措施,防止出現企業申請破產后有財產但無法清償欠稅的情況。二是在獲知企業進入破產程序后,要在規定期限內依法足額申報稅收債權。《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四十八條規定,除勞動債權由管理人調查后列出清單并予以公示外,債權申報是其他債權人參加破產程序并行使權利的重要前提。三是在法院受理企業破產申請后,稅務機關仍要按照稅收征管法及其他相關規定,積極主動開展稅收管理和服務,依法進行稅收清算,絕不能主動放棄對企業的稅收管理。
著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推進依法治稅,對基層稅務機關而言,一方面必須建立專業化水平高的政策法規人才隊伍,為依法治稅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另一方面,亟須加強對一般稅務人員法律知識和技能的培訓,重點培訓公司法、企業破產法、行政強制法等,切實提高稅務人員依法行政能力。
強化涉稅情報網絡管理。充分發揮涉稅情報網絡的功能,主動與法院對接,及時獲取法院受理企業破產案件信息,以便及時申報稅收債權。同時,充分發揮房屋、土地權屬登記部門的協稅護稅作用,在破產企業處置不動產辦理過戶手續時實行“先稅后證”,有效實現稅收控管。
如果您遇到復雜的法律問題,律霸網也向您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使留置權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20訴訟保全期限到了還能再次保全嗎
2020-12-10中小企業的法律風險及防范對策是什么
2021-01-06非法儲存煙花爆竹治安處罰標準是什么
2021-02-23被抵押的房產是否可以資產保全
2021-02-13信用卡逾期還款后果
2020-11-19失聯人員如何向公安報案
2021-03-07辭退保姆說實話嗎
2020-11-22開發房地產合同范本
2021-01-29自愿放棄社保提出離職有補償金嗎
2021-02-25勞務外包的意義
2021-03-22家庭財產保險案例
2021-01-21原保險合同成本如何確認
2020-12-23法律規定投保人有哪些權利
2021-01-31保險合同確認書后幾日填回執
2021-01-05投保人因不明白保險合同簽錯了怎么辦
2020-11-26事故證明書可以報保險嗎
2021-01-03交強險保額怎么計算
2021-02-17車子沒貼強險標志怎么向交警證明買了保險
2021-02-21發生造成財產損失的事故后應如何處理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