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新法對此種情形除增加對裁定的處理外,未作大的改動。
(2)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按原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原判決適用法律錯誤和認定事實錯誤是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尤其是認定事實錯誤可以發回原審法院重審,既增加當事人的訴訟成本,又影響審判效率。因此,新民事訴訟法在修改中以減少發回重審為原則,規定對認定事實錯誤和適用法律錯誤都應由二審法院自行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3)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后改判。這是新民事訴訟法在將認定事實錯誤改為與適用法律錯誤采用相同方式處理后,對原規定的認定事實不清情況處理的保留和修改,刪去了“證據不足”的要求,并強調是適用于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情形。在實踐中應注意,只有在第二審法院查清事實有困難,發回一審法院查清更有利的情況下,才應發回原審法院重審。二審法院能夠查清事實的,應盡量自行依法改判。
(4)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法院重審。新法刪除了舊法規定的“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較為彈性的裁量空間,在舊法的基礎上,列舉了原判決遺漏當事人和違法缺席判決兩種常見的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情形。根據司法解釋的規定及司法實踐中的常見情況,“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情形還應包括:審理本案的審判人員、書記員應當回避未回避;應當開庭的案件未經開庭審理而作出判決;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原審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后,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原民事訴訟法對不服第一審判決的上訴,僅規定了維持原判、改判、發回重審三種處理原則,沒有規定發回重審的次數,可能導致有的案件多次發回重審,既增加了當事人的訴訟負擔,又影響了審判效率和司法公正的實現。因此,2012年民事訴訟法對發回重審的條件和次數作了限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派遣安全事故如何認定
2020-12-31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5可以以管理能力出資成立公司嗎
2021-03-07隱名股東能否擅自將股權變更
2020-12-16賣方收了定金能違約嗎
2021-02-04發生交通事故致人傷殘,傷殘鑒定費由誰承擔
2021-03-16從一起擔保追償權糾紛案看公司法第60條及擔保法司法解釋第4條的
2021-01-18婚前貸款買房屬于共同財產嗎
2021-03-08房屋贈與合同怎樣寫才生效
2021-01-22個人征信失信會影響子女嗎
2020-11-09公司可以用私人賬戶付公款嗎
2021-03-04主合同無效定金返還嗎
2021-02-02商業銀行貸款應遵循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7勞動合同常識
2021-03-05勞務派遣處理勞動合同爭議
2020-12-12離職補償金標準含年終獎嗎
2021-01-02什么是勞動爭議調解期限?怎樣確定勞動爭議的調解期限
2021-01-25保險公司中罰則情況有哪些
2021-02-20產品責任糾紛歸責與舉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4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征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