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的類型包含哪些
(一)國內仲裁和涉外仲裁
根據仲裁案件是否具有涉外因素,仲裁可分為國內仲裁和涉外仲裁。國內仲裁是指不具有涉外因素的國內民商事糾紛的仲裁;涉外仲裁則是指涉及外國或外法域的民商事糾紛的仲裁。
(二)機構仲裁和臨時仲裁
根據是否在常設的專門仲裁機構進行仲裁,仲裁可以劃分為機構仲裁和臨時仲裁。機構仲裁是指當事人根據仲裁協議,將糾紛提交給約定的某一常設仲裁機構所進行的仲裁。臨時仲裁是指當事人根據仲裁協議,將糾紛提交給由雙方當事人選擇的仲裁員臨時組成的仲裁庭所進行的仲裁。臨時仲裁是指當事人根據仲裁協議,將糾紛提交給由雙方當事人選擇的仲裁員監時組成的仲裁庭所進行的仲裁。
(三)依法仲裁和友好仲裁
根據仲裁裁決所依據的實體規范的不同,仲裁可以劃分為依法仲裁和友好仲裁。依法仲裁是指仲裁庭依據一定的法律規定對糾紛進行裁決。友好仲裁,亦稱友誼仲裁、依原則仲裁,是指依據當事人的授權,仲裁庭以公平的標準作出對當事人有約束力的裁決。
二、公民怎樣維護自己的權益
公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途徑有以下三個方面:
(1)訴訟途徑。訴訟俗稱“打官司”,訴訟途徑就是指受害人或案件的其他當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上訴或申訴,由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處理案件,保護有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訴訟途徑包括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
(2)非訴訟途徑。公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非訴訟途徑,是指受害人或者其他有關人員請求國家有關行政機關或其他有關單位處理、解決問題,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非訴訟途徑很多,主要有:投訴、申請、調解、申請裁決、申請仲裁、申請復議、申請復審、復核、申請行政復議和申訴等。
投訴是指公民就民事、經濟、行政等方面的違法、違紀問題,向主管機關、有關群眾性組織或其他單位反映并要求處理和解決的行為。投訴的內容較多,主要有以下幾種產品質量問題投訴、商業信用問題投訴、服務質量問題投訴、行政管理問題投訴。
投訴可以用書面形式,也可以用口頭形式。書面形式沒有格式上的限制,說明情況、提出要求即可。口頭形式既可到有關部門當面陳述,也可以電話投訴。
申請調解是指一般的民事糾紛或者一般的治安違法案件發生以后,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向人民調解委員會提出申請,請求用調解的方式處理案件、解決糾紛的行為。
可以申請調解處理的案件,主要是一般的民事糾紛,如宅基地糾紛等和一般的治安違法案件,如比較輕微的打架斗毆等。另外,刑事自訴案件,被害人沒有起訴的,也可以申請調解處理。申請調解既可以用書面形式申請,也可以用口頭形式申請。
申請裁決是指治安行政違法案件發生以后,受害人或者其他有關人員及時向有關公安機關報案并請求處理的行為。
治安違法案件的處理權屬于公安機關。治安違法行為發生以后,公安機關不一定知道,受害人要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應當及時報案,請求處理。申請裁決時,應提供有關的證據材料或證人。公安機關受理案件后,應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對案件作出公正的處理,制裁違法人。
申請仲裁是指經濟合同糾紛、勞動爭議或海事糾紛發生以后,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向有關仲裁機構提出申請,請求其對糾紛或爭議居中調解、進行裁決的行為。仲裁主要有經濟合同糾紛仲裁、勞動爭議仲裁和海事仲裁。實踐中與公民關系較密切的是經濟合同糾紛仲裁和勞動爭議仲裁。
申請復議是指公民受到紀律處分或有關行政執法部門的處罰后,因對處分或處罰決定不服而向處理機關提出申請,請求復議的行為。申請復議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服本機關本單位的紀律處分而申請復議。根據國務院有關規定,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對自己的紀律處分不服時,應該在接到通知后一個月內,向處理機關要求復議。要求復議時,一般應陳述自己的理由和事實根據。
公民不服海關的處罰決定而申請復議。海關的處罰主要有沒收走私貨物、物品、違法所得和罰款。海關法規定,當事人對海關的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罰通知書之日起30日內,海關未通知的,自海關的處罰決定公告之日起30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的海關或者上一級海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仍然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自收到處罰通知書之日或者自海關的處罰決定公告之日起30日內,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申請復審、復核申請復審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或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因對監察機關的監察決定不服而向做出決定的監察機關提出申請,請求復審的行為。
申請復核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或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對復審決定不服而向上一級監察機關提出申請,請求復核的行為。
申請復核后,上一級監察機關應當在兩個月內做出復核決定。上一級監察機關的復核決定或者監察部的復核決定為最終的決定,當事人不得再行提出復核申請。
申請行政復議申請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時,按照法定的條件和程序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申請,由復議機構對引起爭議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并裁決的行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時,依照法律規定,有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有的必須先進行行政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才能提起行政訴訟,有的則只能申請行政復議,不能提起行政訴訟。可見申請行政復議是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一種重要手段。行政訴訟一般只能解決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的問題。對于是否合理的問題除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以外一般不能解決。行政復議則既可以解決是否合法的問題,也可以解決是否合理的問題,因此行政復議有它特有的優越性。
申訴是指公民對行政處罰或黨紀、政紀處分不服,向有關機關、組織、單位提出申訴,要求復查和裁決的行為。這里的申訴不同于對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不服所提出的申訴,它屬于非訴訟性質的行為,特指對行政處罰、黨紀、政紀處分等不服所提出的申訴。
(3)尋求法律幫助。律師事務所和法律服務所是我國的法律服務機構。公民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可以請法律服務機構提供法律服務。由于社會分工、文化程度、專業知識的不同,決定了人們的法律水平不盡相同,甚至有很大的差異,不少人還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識以及運用法律武器進行自我保護的能力。即使是有較高的法律水平的人,也可能因為種種原因需要他人提供法律幫助。在當代社會法律服務機構無疑發揮著重要的社會作用。我們在處理與法律有關的問題時,應當懂得可以尋求法律幫助。請法律服務機構提供法律幫助包括以下幾方面:向律師咨詢法律問題、請律師代書訴狀和其他文書、請律師進行刑事辯護、請律師擔任訴訟代理人、請律師提供其他方面的法律幫助。
如果你還有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來律霸網進行,我們會竭盡全力幫助你解決法律上的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贈予合同的贈予人有哪些法律義務
2020-11-23離婚兩年能要回孩子扶養權嗎
2021-03-03如何單方解除合同
2021-01-15公司名稱變更原名稱立即失效嗎
2021-03-04勞動防護措施有哪些
2020-11-18意外傷害保險費率
2021-02-01出口產品責任保險中產品危險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2020-11-14產品責任險——“中國制造”出口難題
2020-12-19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夫妻離婚時是否能分
2021-03-19對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盡力防止損失擴大的責任
2021-03-06重復保險分攤原則
2021-03-18患宮外孕不屬保險公司列舉式條款免責范圍
2020-11-25保險法告知義務有哪些范圍
2021-01-11幾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
2020-11-29買了保險之后可以退保嗎
2021-03-05企業承包合同
2020-12-132020年拆遷補償標準出爐,一平方補償多少
2021-02-07商住房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15民宅開辦公司拆遷補償有哪些
2021-01-15企業拆遷怎么補償最好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