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識產權犯罪的法律法規是什么?
1、行為人主觀過失不構成侵犯知識產權罪
首先,應該是由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本身的特征所決定的,從《刑法》理論上看,知識產權犯罪可歸入行政犯罪,即是違法了經濟、行政法規定情節嚴重的行為,如國家制定的《商標法》、《專利法》、《反不當競爭法》、《著作權法》等,行政犯由于其倫理道德上的可譴責性較弱,不宜對其主觀犯意過于苛刻,行為人只有在故意的情況下,才宜作為犯罪對待,過失行為通常只作為一般違法行為處理;其次,知識產權犯罪之所以只能由故意構成而不能由過失構成,也是由刑法的規定所決定的,因為按照《刑法》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由此可見,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是否可以由過失構成,理應以刑法規定為限。《刑法》沒有明文規定,行為即時有社會危害性,也不能作為犯罪處理,第三,過失不構成犯罪,符合國際立法的原則,世界上除了意大利以外,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法律均沒有將過失列入犯罪之中,因此,將過失納入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主觀方面不僅與刑法原理不符,也與罪刑法定原則相悖,同時也不符合世界有關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刑事立法的發展趨勢。
2、行為人不作為不構成侵犯知識產權罪
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主觀要求是“以營利為目的”,這就決定了行為人均采取積極地行動并追求希望犯罪結果發生,也就是說客觀行為都采取作為的形式,不作為不符合該罪的客觀要件。不作為是與作為相對應的危害行為的一種表現方式,就是指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行為的特定法律義務,能夠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為。判斷不作為犯罪應當具備如下三個條件,第一,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作為的特定法律義務,這是構成不作為的前提條件,其次,行為人有能力履行特定法律義務,這是不作為成立的重要條件,第三,行為人沒有履行作為的特定法律義務,這是不作為成立的關鍵條件。需要強調的是違反非刑事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并非都構成不作為的義務根據,只有經刑法認可或要求的,才能視其為作為的根據。換言之,在這種情況下,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一方面要求其他法律法規有規定,同時要求刑法的認可,若只有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而無刑法的認可或要求。
二、侵犯知識產權罪是否需要履行義務?
行為人即使不履行這種義務也不構成犯罪。
比如《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規定網絡內容服務提供者負有審查和刪除侵權作品的義務,但如果網絡內容服務提供者不作為情節嚴重是否構成犯罪,刑法總則、分則均沒有規定,所以網絡內容服務提供者不作為情節如何嚴重、社會危害性如何嚴重都不構成犯罪;再比如《婚姻法》規定家庭成員之間有相互扶養的法定義務,同時《刑法》第261條規定家庭成員不履行扶養義務,情節嚴重的以遺棄罪追究刑事責任,這就是典型的不作為構成犯罪,另外偷稅罪、侵占罪以及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決裁定罪都屬于不作為構成犯罪。
如果是對于知識產權作出侵犯的話,必須要保護好自身的權益,免于他人侵權,知識產權在進行確定的時候,首先是按照《刑法》當中的規定需要進行民事賠償,如果涉及犯罪的話還需要進行刑事處罰。
知識產權使用權能作為出資嗎
知識產權糾紛的解決方法
知識產權共有的取得方式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使用權證過戶程序有哪些
2021-01-06租房合同糾紛最快多長時間能執行
2020-11-08醫院鑒定準備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10網絡上“人肉”是否違法
2020-11-17工傷賠償與交通賠償有抵觸嗎
2021-02-26打架斗毆如何如何處罰
2021-01-08擔保合同應該采取什么形式
2021-01-06大學生上課玩游戲猝死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2試用期后降薪違法嗎
2020-12-16勞動調解書有強制力嗎
2021-03-07終身壽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8就一個財產是否可以投保多份保險
2021-01-17保險合同部分無效會影響合同效力嗎
2021-02-22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保險合同的訂立需經過哪些階段
2021-01-22保險公司申報,修改或調整備案的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應提交哪些文件
2020-12-29保險利益原則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1-04關于印發《上海外資保險機構暫行管理辦法》的通知
2020-12-24如何認定保險責任
2020-12-09單方面解除土地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