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約損害賠償責任有哪些
一、完全賠償原則
完全賠償原則,是指守約方因違約方的違約所受到的損失,都應當由違約方以賠償,它是充分、全面地保護守約方利益的有效措施。賠償損失應當以守約方有損失為前提;同時,守約方所受到的損失,違約方也要全部賠償,通過賠償使守約方的利益能夠達到合同得到履行的相應狀態。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賠償損失不僅要包括賠償守約方的全部的現實的損失,即守約方現實的財產減少、喪失和費用的支出,還應當包括可得利益的損失。
可得利益的損失,雖然不是現實的財產損失,但它是合同如約履行后當事人本來可以獲得的財產利益。例如,在涉及轉賣的合同關系中,買方因賣方不交貨而無法轉售,其所遭受的利潤損失,就是方得利益損失,違約方應予賠償。可得利益有以下特征:
1.可得利益是一種未來利益,是通過合同的實際履行才能獲得的利益。
2.可得利益具備實現的條件,只要合同如約履行,就會被當事人獲得。
3.可得利益是當事人訂立合同時,期望通過合同的履行能夠獲得的利益,也是在訂約時能夠合理預見到的利益。
在賠償可得利益時,應當采用“合理預見”規則。即賠償額限于違約方在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其違反合同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在這里,預見的主體是違約方而非守約方,以維護公平;預見的時間為訂立合同時而非違約時,以排除市場變化對賠償額的影響;預見的標準應當是一個理性的、通常的標準。
二、損失賠償的計算方法
當事人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也就是說,對有關賠償損失的問題可以由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事先作出安排。它不同于損失發生后由當事人協商確定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由于損失賠償要以守約方受有損失為前提,當損害發生后,會遇到確定賠償額的困難,且其計算又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因此,約定的損失賠償的計算方法有助于損失賠償額的確定,有助于糾紛的及時解決。對違約損失當事人沒有約定計算方法的,應按受損害方損失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等因素確定。
三、賠償損失以補償性為常態
賠償損失,是以彌補守約方所受到的損失為目的的。因此它以實際損害的發生為前提,以實際發生的損害為賠償范圍的確定標準,這便是損失賠償的補償性特征,也是《合同法》的本意。但是,在特定情況下,賠償損失還具有懲罰性。例如,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加倍賠償的責任。
四、賠償損失與其他違約責任形式的關系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后,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予以增加。由此可見:
1.違約方繼續履行后,如果不足以彌補守約方的損失的,應予賠償。比如遲延支付價款或者報酬的,還應當支付逾期利息。
2.在采取補救措施后還有損失的應予賠償。如為修理商品所支出的交通費用。
3.在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可以要求增加,即還應予以賠償,以彌補不足的部分。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違約損害賠償責任有哪些”問題的相關知識,本網站為您提供專業的律師咨詢,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進入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人員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02涉外婚煙須具備的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26民事訴訟中法院應當再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16交通事故工傷如何認定
2021-02-11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0-11-12不動產登記公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什么
2021-03-05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采用什么形式
2021-01-20拘役是否要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1公司解散的補償金時效是多久
2021-01-10貨物運輸保險單種類介紹有哪些
2021-01-26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按保險合同當事人訂立保險合同的真實意思對合同條款所作的解釋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22重大疾病險公司拒絕理賠該如何處理
2020-12-06孕婦摔傷為何不獲賠 保險公司以免責拒賠
2021-02-25網上投保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7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021-01-27車輛上了全險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31如何辦理土地轉讓
2021-01-26土地出讓方式有幾種
2020-11-102020最新廠房拆遷補償有什么標準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