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保范圍約定不明確怎么辦
依照我國《擔保法》的規定,保證擔保的當事人對保證擔保的范圍沒有約定或者雖有約定但約定不明確的,保證人應當對全部債務承擔責任。也就是說,保證人應該就主債權的全部及其利息、主債務人因違約應支付的違約金、主債務人違約造成主債權人損害的損害賠償金以及債權人實現債權的費用承擔保證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當事人對于擔保責任范圍約定不明的,擔保人應當對全部債權承擔責任,全部債權包括主債權及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和實現債權的費用。《物權法》第173條規定:“擔保物權的擔保范圍包括主債權及其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保管擔保財產和實現擔保物權的費用。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對于保證,《擔保法》第21條規定:“保證擔保的范圍包括主債權及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和實現債權的費用。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當事人對保證擔保的范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保證人應當對全部債務承擔責任。”
可見,再擔保范圍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時法律的規定對于債權人是有利的,也是合理的。首先,無論是設立擔保物權還是保證,目的都是保證債權的順利實現,保證債權人的合法權利,在此過程中債權人的債權理應得到全面的實現,因此把實現債權的的費用加到債權人身上既不符合有利于債權實現這一目的,也是債權人間接的損失,對債權人也是不公平的。其次,擔保作為承諾債務人履行到期債務時的,擔保物或保證人就應當承擔該債務,違約金、逾期利息以及其他實現債權所需要的費用都是因債務人違約所造成的,擔保人也應當對此承擔責任。
雖然法律對保證責任的范圍做出了規定,但這是在合同雙方當事人未約定的情況下。《物權法》、《合同法》都屬于私法的范疇,根據私法意思自治的基本原則,如果當事人對擔保的范圍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如果當時人約定的保證范圍小于法律所規定的擔保范圍,那么就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確定擔保責任。如果當事人約定的擔保責任的范圍大于法律規定的保證范圍,擔保人承擔責任時,原則上可以要求將其責任縮減至法律規定的擔保責任限度內。
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仲裁裁決書格式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03公司注冊地址可以是住宅嗎
2021-02-01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會死嗎
2021-03-23房屋作為遺產如何分割
2020-11-24仲裁授權委托書格式范本
2021-03-06出售違建合同有效嗎
2021-01-19離職時降工資合法嗎
2020-11-20在發展商處購房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房產以贈與的方式給家人如何繳稅
2020-11-27工傷事故調解與實際不符的還能起訴嗎
2020-12-10試評勞動教養制度
2021-01-08意外險的理賠依據有哪些
2021-01-16人身保險合同代簽效力
2021-02-20保險格式合同有沒有效 誰說了算
2021-01-25《健康保險管理辦法》罰款額度是多少
2020-12-20車禍后保險公司拒賠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2車禍理賠清單
2020-12-01保險合同違約責任有哪些
2021-03-07繳納土地出讓金后是否另外繳納城市建設配套費
2021-02-10承包的土地可以進行轉讓嗎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