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有錯,再審是終審判決嗎
一審有錯,再審是終審判決,終審判決,是指法院對案件的最后一級判決。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二審就是終審。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審也是終審。
對一審法院的裁判不服的,可向上級法院上訴,開啟二審程序。二審判決即為終審判決,當事人不得再上訴。對二審判決若有異議,認為程序、實體上有錯誤時,可提起再審(我國稱為審判監督程序)。審判監督程序的啟動有三種形式:當事人申請再審,法院決定再審,檢察院抗訴進行再審三種。
二審法院判決有誤怎么辦
如果當事人認為法院判決錯誤的,要視情況來確定該如何處理:
1、如果是一審判決尚未生效的,則可以在上訴期內(民事案件的上訴期為15天、刑事案件為10天)向上一級法院上訴,則上級法院來重新審理和判決。
2、如果是生效的一審判決或二審判決的,則可以依法向法院申請再審,或向檢察院申請抗訴。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四條?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一百九十九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第二百零八條?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二百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提出抗訴。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二百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并報上級人民檢察院備案;也可以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七條?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有權用書狀或者口頭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訴。
第二百五十二條?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的回答可以得出,如果對一審的法院判決表示不服的話,通常是可以向上級人民法院進行上訴的,開啟二審程序,二審程序通常為終審判決,但是如果發現錯誤的話還可以進行上訴,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如何收費
2020-12-31哪些公司可以通過募集設立
2021-03-13離婚時財產分割法規大全
2021-02-11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請贍養費
2021-01-22贍養老人能占有老人房屋嗎
2021-01-03公款轉賬時間限制嗎
2021-03-02銀行可以申請債務人財產保全嗎
2020-11-16房屋中介合同違約金
2021-02-27學生實習期受傷是工傷嗎,學生實習期受傷誰來擔責
2021-02-27人身保險合同終止條件是什么
2021-01-02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包括哪些
2020-11-16保險合同的除斥期間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1-02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二)
2021-02-11理賠金不因新標準變更 保險合同約定有效
2020-12-24中國保監會有權處罰外資保險公司嗎
2020-11-11超出駕證允許范圍駕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向司機追償
2020-11-24二手車車險不予理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8如何簽訂財產保險合同呢
2021-03-12保險經紀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02車子劃痕沒拍照保險公司給修嗎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