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軟件著作權保護期25年嗎?
2002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對1991年出臺的舊條例作了重要修改。原條例規定的軟件保護期為25年,可以申請續展25年,最長不超過50年,新條例把軟件著作權分為自然人和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兩種。新條例規定,軟件著作權自軟件開發完成之日起產生,自然人的軟件著作權,保護期為自然人終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軟件是合作開發的,截止于最后死亡的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軟件著作權,保護期為50年,截止于軟件首次發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軟件自開發完成之日起50年內未發表的,不受保護。
二、基本原則
1.“國民待遇”原則。即一個締約國把其他締約國的文學、科學和藝術作品當作本國國民的作品加以保護。這是雙邊和多邊協定中幾乎普遍采用的原則。
2.一個締約國給予其他締約國的作品以“起源國待遇”,即給予這些作品以相當于作者所屬的國家或作品首次出版的國家給予的版權保護。一些泛美公約曾實行過這一原則。
3.一個締約國給予其他締約國的作品以“第三國待遇”,即甲國給予乙國的作品以丙國作品享有的版權。根據這一原則,所有締約國國民的作品都享有同等的版權保護。
三、主體
著作權保護分一般主體與特殊主體:著作權主體一般為作者,即直接創作作品的人。
1,公民。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作者可依法成為著作權的主體;
2,法人。由法人主持,代表法人意志進行創作,并由法人單位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視為作者;
3,非法人單位由非法人單位主持,代表非法人單位意志進行創作并由非法人單位承擔責任的作品,非法人單位視為作者;
4,外國人。外國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發表的,依法享有著作權;
5,國家。(1)國家接受已故作家遺贈作品著作權;(2)古籍作品無作者或作者不明確;(3)國家將某些作品收歸國有;(4)法人或非法人單位變更或終止后,其作品的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在保護期內,無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非法人單位的。特殊情況下,合作作品、編輯作品、職務作品、委托作品、演繹作品、電影作品和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則需依法確定著作權人。
當創作了作品后也是可以提前進行一些措施來預防著作權受到侵犯,一般情況下公民也是將作品在行業協會等第三方平臺進行登記備案,在版權方面出現了爭議和糾紛后也是可以通過司法鑒定來解決,如果公民的著作權遭受到了侵犯后是可以通過法律的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著作權繼承的相關法律規定
委托作品的著作權歸屬如何確定
軟件著作權轉讓程序有什么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不起訴的條件
2020-12-19沒有分居證據怎么辦
2020-12-11屋里漏水物業是否能處理
2021-03-08離職之后可以仲裁雙倍工資嗎
2021-03-14駕駛證十年到期多久需要再換
2021-03-11強迫寫欠條屬于什么罪
2020-11-30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沒有區別
2021-03-10違建立案了能撤銷嗎
2021-03-06勞動條件發生變化能變更合同嗎
2021-01-17應該怎么申辦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
2020-11-08談法人型聯營合同終止后續法律問題的處理
2020-11-16貸款合同簽了沒有下款合同生效嗎
2020-12-19事實勞動關系判定標準是什么,有哪些情形
2021-02-25車禍受害人對保險公司賠償不服該如何處理
2020-12-19訂立保險合同主體的要求
2021-02-11報案不及時擅離現場,查不清事故原因保險公司能否賠償
2021-03-05肇事者醉酒保險公司咋賠
2021-01-13什么是財產保險合同
2020-11-14無責免賠條款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1被保險人在索賠中的義務責任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