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訴法》第63條規定,證據包括:(一)當事人的陳述;(二)書證;(三)物證;(四)視聽資料;(五)電子數據;(六)證人證言;(七)鑒定意見;(八)勘驗筆錄。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由此可見,錄音、錄像等視聽資料是我國法定的證據類型之一。只是由于視聽資料特有的易修改、難鑒定等特點,容易被人為的剪接、洗擦甚至能過模仿、疊音等方式造假,使得司法實踐中對私下偷錄的錄音、錄像證據的采用持非常謹慎的態度。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68條規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第69條規定,下列證據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一)未成年人所作的與其年齡和智力狀況不相當的證言;(二)與一方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關系的證人出具的證言;(三)存有疑點的視聽資料;(四)無法與原件、原物核對的復印件、復制品;(五)無正當理由未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第70條規定,一方當事人提出的下列證據,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一)書證原件或者與書證原件核對無誤的復印件、照片、副本、節錄本;(二)物證原物或者與物證原物核對無誤的復制件、照片、錄像資料等;(三)有其他證據佐證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制件;(四)一方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制作的對物證或者現場的勘驗筆錄。
以上規定并沒有排除未經允許的錄音作為法院審理案件的合法證據。
但是偷錄的錄音、錄像要成為判決依據,須符合下列條件:一、錄音、錄像證據必須合法取得。雙方談話交流時不存在欺詐、威脅、引誘、收買、騙取等惡意形式,是善意和必須的,是為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和查明真實案情而不得不為之;二、錄音、錄像雖未經對方同意,但不存在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獲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情形;三、、錄音中談話人身份明確、內容清晰、無疑點、未經剪接或者其他形式的偽造。四、錄音的內容限于與案件相關的具有法律意義的民事行為或活動,不得侵犯他人隱私、商業秘密,當必須錄制他人商業秘密時,應保證不予作為其他用途和擅自向外傳播擴散;五、對方當事人未提出異議或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與此同時,錄音、錄像資料可以結合其他證據,通過完整的證據鏈進行綜合、全面分析判斷,最大程度還原客觀事實,實現證明目的。
所以,當未經對方許可偷錄的的錄音、錄像符合上述條件,符合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的要求,錄音是可以作為定案證據使用的,并非當然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就業協議簽了能辭職嗎
2021-01-12被撞做理療報銷嗎
2020-12-28外商投資企業注銷流程有哪些
2021-01-22人身侵權十級傷殘賠償
2021-02-17價格上惡意競爭違法嗎
2021-03-21申請回避的理由
2021-03-038樓安裝空調摔下去業主賠償嗎
2021-03-15房產中的公攤面積怎么算
2020-12-14哪些項目不屬于工資構成部分
2020-12-25離職后是否還要遵循保密協議
2021-02-26單位不經本人同意調動部門違法嗎
2021-01-25勞務外包的好處有哪些
2021-01-06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7財產保全在哪里辦
2021-02-02車的保險進項可以抵扣嗎
2021-01-04土地流轉合同范本內容
2020-12-07涉及糾紛拆遷安置買賣協議認定
2020-12-25宅基地上的房屋倒塌了怎么申請重建
2021-01-12農村拆遷有營業執照賠償多點嗎
2020-12-31什么是城市房屋拆遷補償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