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證人。
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但是,雖然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如果能夠辨別是非并能夠將自己所了解的案件情況準確表達出來,如盲人講述所聽到的情況,聾、啞人講述所看到的情況等,依法也可以作為證人。對于證人能否辨別是非、能否正確表達,必要時可以進行審查或者鑒定。
證人必須是自然人,并具有人身不可替代性。在訴訟角色上,了解案情的人(如法官、檢察官、公安機關、鑒定人等)應當優先履行證人義務。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證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2.證人證言。
收集證人證言的途徑應遵循“詢問證人”的程序。詢問證人可以到證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處進行,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通知證人到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提供證言,但必須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詢問證人不得另行指定其它地點。詢問證人應當個別進行。
證人證言有以下特點:
(1)它只是證人對案件有關情況的客觀闡述,而不是推測或分析意見;
(2)證人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以外的人,所以,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的證詞更客觀;
(3)證人證言是證人對感知或傳聞情況的反映,所以,可能受到證人的主觀因素和客觀條件的影響;
(4)證人證言的來源和證明的問題范圍十分廣泛,是刑事訴訟中最常見的一種證據。
3.對證人證言的審查。
對于出庭作證的證人,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等雙方詢問,其證言經過審查確實的,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為出庭證人的證言宣讀后經過當庭查證屬實的,可以作為定案的根據。在法庭審理中,應由提請傳喚證人的一方先向證人發問;發問完畢后,對方經審判長準許,也可以發問。詢問證人應當遵循以下規則:發問的內容應當與案件的事實相關;不得以誘導方式提問;不得威脅證人;不得損害證人的人格尊嚴。對于發問的內容與本案無關或發問方式不當的,審判長應當制止。凡查證確屬采用刑訊逼供或以威脅、引誘、欺騙等非法方法取得的證人證言,不得作為指控犯罪的證據或定案的根據。
4.被害人陳述。
被害人陳述的收集和固定程序與證人證言基本相同。
被害人陳述是犯罪行為的直接受害者就其了解的案件情況向司法工作人員所作的陳述。被害人與案件的結局有切身的利害關系,因此,對被害人的陳述既要認真聽取,也要注意審查核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游戲賬號可以作為遺產讓人繼承嗎
2020-12-30偷盜20元財物法律如何處罰
2020-11-25同居關系是否可以主張死亡賠償金
2021-02-15已婚男所立將財產贈與同居女友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0-12-25在商品房交易中,訂金與定金在法律上是有明顯區別的
2020-12-19老人過世,帳戶里的錢無法取出怎么繼承
2021-01-22雇傭關系要承擔工傷嗎
2021-02-28農村建房的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8勞動爭議調解書可以再要競業限制金嗎
2021-01-16強制調崗可以不上班嗎
2021-01-28別人掛我公司現在欠農民工工資不給怎么辦
2021-02-10意外險九級傷殘怎么賠
2021-02-07保險合同的變更內容包括了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05房屋保險與家庭財產保險有什么差別
2021-02-23保險合同的當事人有哪些
2021-02-04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29保險費的實質是什么
2021-02-18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哪些權利
2021-03-01國有土地出讓違約金可減免嗎
2021-01-28未經批準的劃撥土地轉讓有效嗎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