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班途中受傷單位否認如何舉證
上班途中受傷后,用人單位否認是工傷的,雙方都有舉證的責任,職工可以提供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傷情鑒定書、勞動合同等的證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六條對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下列情形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地與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單位宿舍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二)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地與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三)從事屬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動,且在合理時間和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四)在合理時間內其他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二、工傷認定需要什么證據
(1)用人單位未參加工傷保險的,提交用人單位的營業執照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出具的查詢證明。
(2)職工死亡的,提交死亡證明。
(3)屬于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及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提交事故的相關證據材料。
(4)屬于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提交公安部門的證明或者人民法院的判決或者其他證明。
(5)屬于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提交公安部門的證明或者相關部門的證明。
(6)屬于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提交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證明;不屬于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提交相關部門的證明;
(7)屬于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提交醫療機構的搶救證明;
(8)屬于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提交民政部門或者其他相關部門的證明;
(9)屬于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提交《革命傷殘軍人證》及醫療機構對舊傷復發的診斷證明。
三、用人單位在工傷認定過程中如何承擔舉證責任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八條規定了申請工傷認定需要提供的證據材料,首先應當提供證據證明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其次提供證據證明勞動者在事故中受到了傷害,再次應當提供證據證明工傷事故是在勞動者的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因工作原因發生的,最后應當提供勞動者的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凡未能提供證據或者所提供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在工傷保險行政部門調查取證無果的情況下,就要由申請人承擔不利后果。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九條第二款規定,“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薄?a href='http://www.sdjlnm.com/gongshang/11.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工傷認定辦法》規定“用人單位拒不舉證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受傷害職工提供的證據依法作出工傷認定結論”。如果用人單位不能完成舉證責任,就要承擔舉證不能的后果,這種舉證責任分配形式即所謂的“舉證責任倒置”。用人單位認為不是工傷的,應當由用人單位舉證,提供證據證明職工受傷的情形不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規定的情況,不應當認定為工傷。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在工傷認定時應當審查勞動者提供的證據材料,并根據需要對事實進行調查核實,最后根據對雙方提供的證據和調查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認定事實,在事實真偽不明的情況下,根據證據規則對是否構成工傷進行舉證責任分配。
綜上,在工傷認定中,勞動者僅需證明其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且有受事傷害的事實即可,而用人單位則需承擔大部分舉證責任,故用人單位應積極配合勞動部門舉證,否則,可能會承擔不利后果。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份公司設立的條件
2021-03-23行政賠償適用情形
2020-12-14打騷擾電話觸犯法律嗎
2021-01-13工傷鑒定遲到是否可以要求退錢
2021-01-06禁止和外國人結婚的人有哪些
2020-12-29交通事故碰到人如何處理
2021-02-28在我國毒駕被抓一般怎么處罰
2020-11-13競業限制實務中如何界定競爭對手
2021-01-29父母去世之前能繼承房產嗎
2020-11-24交通事故植皮能評殘嗎
2021-02-06毛坯房驗房的十三個步驟
2021-02-02夫妻離異后房產出售要交哪些稅
2020-12-03北京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0-12-03超市的罐頭致我損害,能要求超市賠償嗎
2020-11-29因丈夫婚外戀訴離婚,妻子能否請求損害賠償
2021-02-11“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被保險人的直接解除權行使條件有哪些
2021-02-27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案
2021-03-24保險賠完肇事者還賠嗎
2021-03-10哪種情形必須導致保險人免責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