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證責任是指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收集或提供證據的義務,并有運用該證據證明主張的案件事實成立或有利于自己的主張的責任,否則將承擔其主張不能成立的危險。舉證責任制度最早產生與古羅馬法時代。羅馬法的就舉證規則在歷經中世紀的寺院法的演變之后,到了德國普通法時代確立了原告就其訴訟原因的事實為舉證,被告就其抗辯的事件事實為舉證的一般原則。且采取宣誓制度作為法官解決疑難案件的配套和補充制度。
正確把握在庭審活動中舉證責任分配的時機只是舉證責任分配的前提,庭審中如何進行舉證責任的分配即舉證責任分配的原則更是整個庭審活動的核心。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第7條規定:“在法律沒有具體規定,依本規定及其他司法解釋無法確定舉證責任承擔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綜合當事人舉證能力等因素確定舉證責任的承擔。”本條確立了分配舉證責任的三個層次的依據,即法律、司法解釋以及法官裁量權。依此,舉證責任分配的基本原則應是如下:
一、舉證責任分配的一般原則?!度舾梢幎ā返?條、第5條、第6條明確了舉證責任分配的一般原則。在庭審中,可以簡單的歸納為:凡主張權利或法律關系存在的當事人,應對產生權利或法律關系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凡主張已發生權利或法律關系變更或消滅的當事人應對存在變更或消滅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
二、舉證責任分配的倒置規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第74條對舉證責任倒置規定了5種情形,《若干規定》第4條對《意見》第74條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進一步細化,同時增加了產品缺陷侵權訴訟、共同危險侵權訴訟以及醫療事故侵權訴訟的舉證責任承擔規則。
特殊情況下舉證責任的分配。
在審判實踐中存在著不屬于法律和司法解釋規定的舉證責任倒置,依照舉證責任分配的一般規則又無法確定舉證責任承擔的情況。為此,《若干規定》第7條規定由人民法院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綜合當事人舉證能力等因素確定舉證責任的承擔。該條規則的具體適用具有層次的效力性和適用前后順序的排列性,即只有在出現了有關法律沒有具體規定的情形,并且《若干規定》和其他司法解釋仍無法具體確定當事人的舉證責任負擔時,法官按照審判職能又不能拒絕裁判,在窮盡現有法律法規后,法官才可以根據民法上的公平原則與誠實信用原則,并結合當事人的舉證能力等各種因素具體確定證明責任的具體分配。
舉證責任的分配直接關系到民事訴訟當事人的切身利益,在審判實踐中應審慎把握舉證責任的分配。從審判實踐來看,真正需要法官進行舉證責任分配的情形較少,而真正進行舉證責任分配時,更體現法官對《若干規定》第7條的掌握和理解。《若干規定》第7條對舉證責任分配的規定,雖寥寥數語,但涵蓋所有民商法律基礎,只有切實掌握并熟練駕馭庭審,才能體現法官的業務與威嚴,才能切實落實“司法為民”的理念。
舉證責任倒置解析
所謂舉證責任倒置,指基于法律規定,將通常情形下本應由提出主張的一方當事人(一般是原告)就某種事由不負擔舉證責任,而由他方當事人(一般是被告)就某種事實存在或不存在承擔舉證責任,如果該方當事人不能就此舉證證明,則推定原告的事實主張成立的一種舉證責任分配制度。在一般證據規則中,“誰主張誰舉證”是舉證責任分配的一般原則,而舉證責任的倒置則是這一原則的例外。
產生于發展
舉證責任倒置理論產生于德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工業革命時期,在這一時期出現了大規模的環境污染問題,醫療事故引起的傷害賠償問題等案件,對此如果沿用舊的舉證責任分配原則,對受害者顯失公平。但又缺乏新的原則,因此,法官們在法律沒有規定的情況下,根據司法實踐中的新情況,借助法律賦予自己的司法自由裁量權,將舉證責任轉移給加害人承擔。德國法院對于執行專門職業者違反一定的執業義務中,經常利用舉證責任轉換的方法,使加害人對其行為無故意,過失的事實及其行為與損害之間無因果關系的事實負舉證責任。
法律定義
對于舉證責任,學者定義不一,被認為是民事訴訟領域最容易引起歧義的術語之一。英美法學者把舉證責任分為提供證據責任與說服責任;德、日等大陸法系學者將舉證責任分為主觀的舉證責任(形式的舉證責任)與客觀的舉證責任(實質的舉證責任)。學者大都認為,英美法與大陸法的這種雙重區分具有相似的意義。前者一般指當事人根據辯論主義原則的要求,在訴訟中提出主張后必須向法院提供證據的義務;后者亦稱證明責任、確認責任,指當事人在提供證據以后,如果沒有使法官對要件事實形成內心確信,就要承擔的敗訴的不利后果。
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了舉證制度是有一定的分配原則的,作為訴訟的當事人,我們應該要清楚的了解到舉證制度的相關分配原則,這是很必要的。希望能幫到大家,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法是民法嗎
2021-02-24供應商參加政府采購活動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21沒離的婚姻要多久才自動無效
2021-03-26國家賠償的種類有哪些
2021-01-27微商,代購等將如何規范和管理
2021-01-05收養關系公證流程有哪些
2021-03-15離婚調解收取財產分割費嗎
2020-11-10遺產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2-17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制度有什么重要性
2021-02-18合同能否約定完全免責
2020-12-17順位抵押擔保合同中抵押權實現的順序是什么
2021-01-22正在按揭房是否可以交易?
2021-01-11哪些情況公司可以辭退試用期員工
2021-02-27公司必須要和員工簽勞動合同嗎
2021-03-23什么是勞務派遣?
2021-02-19什么是職業病,哪些職業容易患職業病
2021-03-07人壽保險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18投保后可以享有的服務有哪些
2020-12-23哪些情況壽險保險人可以免責
2020-12-03交強險理賠怎么墊付和追償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