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律調解的效力
調解的效力,是指人民法院主持調解成功,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并依法定程序接受調解協議所產生的法律后果。
(一)調解發生效力的時間
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的,對于不需要制作調解書的案件而言,雙方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在調解協議上簽名或蓋章后,調解即具有法律效力。原則上,調解書應自雙方當事人簽收調解書后才發生法律效力。在調解書送達之前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反悔的或調解書送達時當事人拒絕簽收的(調解書不適用留置送達),調解不成立,法院應對案件繼續進行審理。
(二)調解書效力
《民訴法》九十七條規定,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就具有法律效力,其效力與判決相同。
調解協議或調解書生效后,與生效判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訴訟結束,當事人不得以同一事實和理由再行起訴。
2、一審的調解協議或調解書發生效力后,當事人不得上訴。
3、當事人在訴訟中爭議的法律關系中的爭議歸于消滅,當事人之間實體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依調解協議的內容予以確定。
4、具有給付內容的調解書,具有強制執行力。當負有履行調解書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未按調解書履行義務時,權利人可以根據調解書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民事訴訟調解有哪些方式
民事訴訟調解的方式可以根據案件的難以程度和不同情況進行不同的調解,包括訴前調解、立案條件、庭前調解、書信方式調解等。
調解方式是指人民法院調解民事糾紛案件、商事糾紛案件所采用的形式。針對案件的難易程度和不同情況,在實踐中,人民法院一般采用以下幾種方式進行調解:
1、訴前調解。
訴前調解是在訴訟活動開始前,人民法院利用近年來開展的“法院干警送法下基層”活動,同已建立的民調網絡相結合,所進行的調解,將糾紛化解在基層,消化在初始狀態。
2、立案調解。
立案調解是人民法院在立案時,及早介入,對案件進行調解,是對訴前調解的一種有效補充。
3、庭前調解。
庭前調解指在訴訟程序啟動后,開庭審理之前,由法院組織糾紛當事人進行和解,并促使當事人達成合意從而解決紛爭的訴訟活動。庭前調解是對適合調解的案件進行的先行處理程序,其顯著特征是在法院的主持下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根據案情和實際情況達成調解協議或轉入庭審程序,它能最大限度的促成和解,化解矛盾,提高訴訟效率。
4、書信(網絡、短信)方式調解。
書信(網絡、短信)方式調解是指當事人起訴后,人民法院以書信(網絡、短信)往來調處糾紛的一種方式。
5、社會化調解。
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進行調解,根據案件需要,可以邀請有關單位和群眾協助。被邀請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協助人民法院進行調解。按這一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或商事糾紛案件時,根據調解的需要,可以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建立與政府職能部門、村委會、村民小組、街道、社區、工青婦等人民團體、人民調解委員會相配合的民調網絡,利用巡回辦案、干警下基層的第一手信息作依托,召開調解會調處糾紛。
6、開庭調解。
開庭調解是指在開庭審理時,對當事人進行調解,是開庭審理的組成部分。民事訴訟法規定“法庭辯論終結,應當依法作出判決。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在法庭審理中,調解是貫徹始終的。不僅在調查、辯論階段可以進行調解,在辯論終結以后,仍可再行調解。開庭調解,達成協議的可能性比較大。
7、送達調解。
送達調解是人民法院在向當事人送達法律文書時,充分利用與當事人接觸見面的時機,對當事人進行的調解。
在調解之后對方沒有按照調解好的內容執行,當事人就可以拿著調解的內容去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等措施。關于民事訴訟法律調解效力等內容你還有疑問,建議您及時尋求律霸網律師的的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組織可以維護農民工獲得工資的權利
2021-02-04離婚損害賠償無過錯方如何舉證
2020-12-21侵犯商標權18萬會怎么判
2021-03-19信用卡逾期被起訴流程
2021-01-09交通財產損失評估費誰承擔
2021-01-26黨員受刑法處罰是否都要開除黨籍
2021-02-20如何認定非道路事故
2021-03-01臨時使用林地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8勞動合同可以代簽嗎
2020-11-17境外單位是否適用勞動法下的競業限制單位
2021-01-01勞動糾紛仲裁的手續有哪些
2021-01-13人壽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范圍
2020-11-29不能投保貨物運輸保險的物品
2021-03-26保險合同不能解除的條件
2020-11-16在什么情況下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會終止
2020-12-24假冒公司名義騙保險能定罪嗎
2020-12-23快速理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06保險到底避不避債之解讀浙高法執[2015]8號
2021-01-30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爭議
2021-01-29廠房和商鋪的拆遷補償有何不同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