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第三人導致違約怎么辦
因第三人原因造成一方當事人違約的,如第三人遲延交貨造成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的,該當事人應當承擔違約責任。該當事人承擔違約責任后,應當向第三人追償。
第三人原因構成意外事故致使一方當事人違約,且第三人無力賠償的,損失由雙方當事人分擔。
法律規定因第三人原因造成違約第三人直接承擔責任的,第三人應當直接承擔責任。
例如依照消費權益保護法,消費者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出售商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制造商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受損害的消費者直接請求生產者賠償的,生產者應當賠償。
相關知識:對方合同違約怎么處理
1、要求對方繼續履行合同。繼續履行合同是《合同法》規定的違約責任,是違約方必須承擔的法律義務,同樣也是非違約方享有的法定權利。不論違約方是否情愿,只要存在繼續履行的可能性,非違約方就有權要求違約方繼續履行原合同約定的義務。
2、要求對方支付違約金。在我們接觸到的案件中,許多當事人根本沒有約定違約金或者違約責任條款,或者雖然有約定,但是這種約定不明確,不具有可操作性。比如“一方違反合同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因為違約金是當事人預先約定的違約給付,不以實際損害作為前提條件。也就是說,不管是否發生了損害,只要有明確約定,違約方就應當支付違約金。特別是在沒有損害的情況下,通過約定違約金,可以對違約方進行法律制裁。
3、定金責任。《合同法》第115條規定“當事人可以依照《擔保法》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后,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但應注意定金和訂金的區別。
4、要求對方賠償損失。“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合同簽訂后,如果雙方都能夠如實如期履行合同的內容自然最好,但如果其中一方有對合同違約的行為,另一方就要懂得如何維權,避免遭受損害。同樣對于因為第三人而造成的違約也需要進行相關的賠償,如果您有其他問題需要找律師咨詢,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轉包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1-13商標侵權糾紛損害賠償該怎么算
2020-11-19勞動合同解除方式
2020-11-2015年以上是無期徒刑嗎
2020-12-31婚前協議公證有哪些程序,該怎么辦理
2020-12-18沒收手機是侵犯財產權嗎
2021-03-13離婚證據如何收集
2020-12-02霸王條款是合同欺詐嗎
2020-11-29擔保合同的主合同是什么
2021-03-16房屋交易中介騙招有幾多?
2021-01-29房地產開發五證指什么
2021-01-29住房公積可以取出來嗎
2020-12-12辭退員工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3-17在什么情形下,勞動合同終止?
2021-01-14勞務分包內部承包協議是否合法
2021-02-03勞動糾紛需要用到哪些法律
2021-01-19人身意外傷害險知識詳解
2020-12-31出口產品責任險簡介內容是什么
2020-12-17航班取消怎么賠償
2021-03-13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