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可以拒絕小額訴訟程序嗎
依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是可以拒絕小額訴訟程序審理案件的,如果當事人對案件有爭議的,法院一般不會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七條?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適用本章規定。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前款規定以外的民事案件,當事人雙方也可以約定適用簡易程序。
第一百六十二條?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簡單的民事案件,標的額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實行一審終審。
民事訴訟駁回起訴的適用條件
第一、原告的訴訟請求沒有事實依據
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訴時,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必須有明確的訴訟請求,且該訴訟請求應有具體的事實、理由支持。但立案庭在受理案件時,并不可能對原告陳述的“事實”作實質性的審查,該“事實”實際上尚處于一種待定狀態,與通過開庭審理后查清的據以作出裁判的事實未必一致。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民事訴訟基本原則,原告有責任對自己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提供證據加以證明,否則應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
第二、原告的訴訟請求沒有法律依據
只有有法律依據的訴訟主張,人民法院才能予以保護,沒有法律上的支持,法院則必然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例如原告的訴訟請求超過了被告依法應承擔的責任部分,因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其超過部分的訴訟請求將被駁回;另如被告依法應承擔某種責任,而原告卻提出要其承擔他種責任的。
第三、原告錯誤地主張法律關系
錯誤主張法律關系是指原告在起訴時提出的訴訟請求與案件事實是兩個不同性質的法律關系。由于當事人不可能都具備較深的法學理論水平,往往對案件事實的法律關系性質難以確定,通常是以常理認為而向法院提起訴訟,因而不可避免提出錯誤的法律關系主張;這種錯誤的法律關系主張將因案件本身事實證據與訴訟請求不具關聯性,而導致原告必然敗訴,其訴訟請求必然被駁回。
第四、原告超過訴訟時效提起訴訟
對于訴訟時效,《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第152條的規定,即“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期間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受理后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是可以拒絕小額訴訟程序審理案件的,如果當事人對案件有爭議的,法院一般不會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宋愛勇,現任貴州尊達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從業7年有余,執業以來專注于處理各種民商事法律案件,現已達360多件,聯系電話:18089697187,微信號:15285637187。 宋愛勇律師獲得雙學士學位(法學及金屬材料工程學士),并在2014年獲取國家司法考試A證,從事法律事務至今,積累大量實戰經驗,執業期間也多次參與離婚案的調解。 擅長領域:本人專業處理離婚、合同、借款、工傷、交通事故、建設工程、勞動爭議等案件。 代表案例; ? 1.?中國某某工程第二建設有限公司與某某醫院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經過代理,在半年內就為當事人索回了320萬的工程款; 2.?馮某與蔡某,仁懷市城市開發建設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史某等勞務合同糾紛一案經過我們處理后,為當事人爭取到了將近19萬的工程款; 3.?浙江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與遵義某置業投資有限公司,裝修工程案件,為當事人爭取到了80萬的工程款; 4.?王某與遵義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人建設施工合同糾紛案,為王某爭取到17萬元的工程款; 5.?赤水市XX公司與貴州XX公司合同糾紛,為我的當事人貴州XX公司索回了1600萬元的合同款及32萬元的違約金
工傷做傷殘鑒定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8高空拋物砸車物業承擔責任嗎
2020-12-31勞動仲裁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1-29不經本人同意私自錄音違法嗎
2021-01-18合同保證金能否在貨款中扣除
2021-02-24破產重整對外擔保有效嗎
2021-01-21醫療糾紛撤訴訴訟費退還嗎
2020-12-21個人獨資企業能否履行合同責任
2021-03-20工地勞務合同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1-14人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
2020-12-2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車險理賠技巧
2021-03-08貨運運輸合同的保險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09向保險公司理賠的程序
2021-02-27車禍報保險要什么手續
2020-11-17保險合同訂立的程序是如何的
2021-02-26不扣安全帶保險拒賠可行嗎
2020-12-17保險“霸王條款”輸官司
2021-01-04回遷房滿五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07土地轉讓協議究竟有沒有效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