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涉及很多事情,雙方談不攏的話就會鬧出矛盾。協商不成的,一方可能向法院提出訴訟。法院受理后,通知雙方出庭時間和地點。對于被告來說,在參加庭審的時候應該準備好答辯狀等相關材料。那么,被告在離婚訴訟庭審如何應對?下面我們一起跟隨小編了解下。
一、被告在離婚訴訟庭審如何應對?
離婚官司開庭時,當事人該帶的訴訟材料,如身份證、答辯狀、證據原件一定要帶齊。法院一般讓當事人做的陳述,最好前提寫好,開庭一邊看,一邊說。由于原、被告所處的角度不同,準備的陳述材料也不同。作為原告,在陳述時,應盡量把夫妻感情破裂的表現以及事實陳述清楚,并配有相關例證。作為被告,應盡量圍繞夫妻感情尚可、不到分手地步為中心,擺事實,講道理。不要強調對方某一點的陳述不符合事實,而要把握整個大的方向,不要被對方“牽著鼻子走”,陷入訴訟中的被動。
在辯論階段,聽對方陳述時一定要聚神會神,不要為對方不中聽的言辭氣暈了頭腦。對方說的不對的要點,要拿筆記住,然后繼續向下聽。在反駁時,要有條理地圍繞自己的主張反駁。很多當事人在答辯時,往往按對方說錯的地方,一條一條糾正,作為辯論提綱,其實這是不妥的,要有自己的思路,不要順著對方安排的路走,以防陷入對方的陷阱。
二、法院判決離婚的理由是什么?
判決離婚法定理由,也叫判決離婚法定原因或標準,是法院判決準予離婚的根據。我國《婚姻法》(修正案)第三十二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這一規定說明,男女一方提出離婚后,是否準予離婚,不取決于另一方是否同意離婚,而是法院依據夫妻雙方的感情是否確已破裂和調解有無效來決定。可見“感情是否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是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確定準離與不準離的原則界限。
結合上文,小編分析了被告在離婚訴訟庭審如何應對這個問題。作為離婚訴訟中的被告,參加庭審的時候不要緊張,針對對方提出的訴訟要求,有條不紊的答辯。在答辯的時候,要提供充足的證據,并確保材料來源合法。經過庭審,法院會休庭,然后做出具體的判決。
離婚訴訟法院能否判離以夫妻感情是否破裂為標準
2020最新女方提出離婚訴訟書范本
離婚訴訟中需要搜集的證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死亡怎么賠
2020-11-09遇到工傷事故現場如何處理
2021-03-14注冊勞務公司需要什么要求
2020-12-28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有幾種法定情形?
2021-01-19限制婚后自由的婚姻協議有效嗎
2021-02-22家暴屬于治安案件嗎
2020-12-28瀆職侵權罪是什么意思
2020-12-2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的解釋
2020-12-27試用期不合格辭退入職體檢給報嗎
2021-02-24變更勞動合同內容要什么條件
2021-01-25什么情形適用于勞務合同
2021-01-01強制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1-01-26單位不交社保仲裁時效是多久
2020-12-23發生勞動爭議時當事人可以到哪些組織申請調解
2020-12-04教育金屬于哪種險種
2020-12-08可以提前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嗎
2021-03-23保險合同的含義與特征有哪些
2021-03-04改裝汽車應怎樣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04轎車自燃保險公司及時理賠商家代位求償
2020-11-30承包的荒山可以轉讓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