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與合同一般發生在親屬之間,通過簽訂贈與合同將名下的財產轉給子女父母或者兄弟姐妹等。如果夫妻雙方在決定離婚前,一方將自己名下的財產贈與給自己的父母或子女,這樣的贈與合同可以生效嗎?本文律霸的小編就對“離婚前補簽贈與合同有效嗎?”這一問題給大家作出明確地解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離婚前補簽贈與合同有效嗎?
什么是贈與合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一章的規定 [1] ,贈與合同(contract of gift),贈與人把自己的財產無償地送給受贈人,受贈人同意接受的合同。贈與合同可以發生在個人對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以及個人相互之間。贈與的財產不限于所有權的移轉,如抵押權、地役權的設定,均可作為贈與的標的。
贈與合同一般具有以下性質:
①雙方行為。贈與合同須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如果贈與人有贈與的表示,但受贈人并沒有接受的意思,則合同仍不能成立,故與饋贈這種單方行為不同。
②是吸收了諾誠合同與實踐合同的合理因素。諾成行為。多數國家承襲羅馬法的傳統,規定贈與合同在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時即告成立,不必等待交付贈與物,即為諾成行為。
③無償行為。除合同中雙方約定附條件的義務外,原則上受贈人并不因贈與合同而承擔義務,故為單務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十七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大家應該了解到離婚前的贈與合同屬于惡意串通行為,侵犯了夫妻中另一方的實際利益,是不產生法律效力的。夫妻雙方在進行離婚時,應該就財產分配問題達成一致協商,避免產生隱瞞財產以及轉移財產等違法行為。如果無法就財產分割達成一致,可以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女方在哺乳期離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0年女方離婚起訴書怎么寫
不按照離婚協議配合辦理房屋過戶手續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派遣期間生病了怎么辦
2021-01-11公司注銷后債權如何追
2020-11-11農村土地遇到以租代征怎么辦
2021-01-29行政處罰時違反一個法律多條如何處罰
2021-02-02人身傷害侵權人死亡有誰賠償
2021-01-01毒糖果致男童死亡投毒者應承擔何種刑責
2021-03-18房產抵押貸款只能5年嗎
2021-03-18雇傭關系死亡是工傷嗎
2021-02-22建設單位非法占用耕地如何處罰
2020-11-29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工資嗎
2021-01-25自愿放棄社保提出離職有補償金嗎
2021-02-25競業限制合同里面沒有寫時間有沒有效
2021-03-03勞務派遣能否約定競業限制
2021-02-02實習證明范文模板
2021-01-15加班工資不按國家規定發該怎么做
2020-12-08提前退休工種有哪幾種
2020-12-22交通事故理賠期限是怎么算的
2021-02-20意外保險理賠范圍包不包括猝死
2021-02-25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字應注意什么
2020-12-10保險公司理賠時會查證件的真假嗎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