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注銷后債權如何追
1、股東應自己的名義行使權利
原股東取得債權后該如何實現(xiàn)成為一個新的問題,由于原公司已經(jīng)終結,原股東顯然不能再以原公司的名義追索債權了,那么原股東是否應該以自己的名義追索債權呢?筆者認為應該以自己名義追索債權,原因在于股東已經(jīng)取得了債權的追索權,并且股東行使追索權是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利益。借用《公司法》中的派生訴訟理論,股東在自己合法權益被公司內(nèi)部人員侵害時,法律為保護股東的利益都允許股東以自己的名義行使權利,在公司注銷后債權未實現(xiàn)的情況下,股東的利益是受到公司外部人員的侵害,法律更應該允許股東以自己的名義行使權利。不僅從理論上如此,在法院審理此類案件的實踐中,通常股東都是以自己名義進行訴訟的,而且這種方式已經(jīng)得到法院的認可。
2、公司注銷后原公司的債權轉化為原股東的債權
公司在清算終結后,股東分得剩余財產(chǎn)。剩余財產(chǎn)當然應包括公司遺留的、尚未實現(xiàn)的債權。對于這部分債權,因為公司已不存在了,失去了由原公司繼續(xù)行使權利的依據(jù),只能由原公司的股東來行使權利。原股東行使權利存在的首要障礙是,如何將原公司的債權轉化為股東的債權,而只有轉化后,才能由原股東向原公司債務人主張權利。針對不同的情況,實現(xiàn)公司債權的轉化這里有三種解決思路:
(1)在公司注銷前將債權轉讓給股東。
公司進入清算階段后,其法人資格仍然存在,因此,它可以轉讓其權利,只要這種轉讓與《公司法》規(guī)定的在清算階段公司行為的限制不沖突即可。轉讓的法律依據(jù)可從《合同法》中找到。《合同法》規(guī)定,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必須通知債務人,同時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這就為公司原股東取得公司的債權提供了法律依據(jù)。股東盡管是公司的出資人,但他是獨立的與公司和債務人之外的第三人,主體資格是適格的。那么,程序性的工作就是公司只要在注銷前將債權轉讓給原股東,并通知原債務人即可,這樣即使在公司注銷后,原屬于公司的債權也不至于消滅,只是發(fā)生了轉移。對于受讓該債權的股東來說,面臨的風險是該債權有可能不能實現(xiàn)。因此,在轉讓時應遵循自愿的原則,由股東主動接受。同時,在轉讓時應考慮受讓者所承擔的風險,給予其適當?shù)恼劭蹆?yōu)惠。
(2)分配債權給股東。
在這種模式下,公司不履行債權轉讓程序,而是在分配公司剩余財產(chǎn)時將遺留的、尚未實現(xiàn)的債權直接分配給股東。其法律依據(jù)是《公司法》的規(guī)定,公司在清算完畢后的剩余財產(chǎn),有限責任公司按照股東的出資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當然,從程序上說,分配到該債權的股東,如要實現(xiàn)該債權,則仍應履行《合同法》所規(guī)定的程序,才能向債務人主張權利。
(3)被遺漏的債權,原股東均有權追索。
對于被遺漏的債權,原股東仍享有最終所有權。但由于在清算階段該部分債權可能還未被發(fā)現(xiàn),而是在公司終結后被發(fā)現(xiàn)的,所以這部分債權不可能在公司終結前被分配到股東個人名下,應屬于原股東共有,因此,這部分債權原股東均有追索權。
3、公司注銷后債權的實現(xiàn)
原股東在通過上述第一、二兩種方式取得債權后,即可以自己的名義向債務人追索。其追索所得,由自己取得,其他股東不得主張權利,債務人也不能以公司已經(jīng)終結為由對抗這種權利主張。原股東在通過上述第三種方式實現(xiàn)債權后,有義務通知其他股東,并仍應按原出資比例分配所實現(xiàn)的債權。如不通知其他股東,則其他股東有權向取得該債權的股東主張權利。
這樣設計的目的在于保護原股東的權益。從目前《公司法》的立法傾向來看,公司注銷的制度過于關注公司債務人的利益而忽視公司和股東的利益。而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任何人出資設立公司的目的都在于謀取利益,任何人與公司發(fā)生關系的目的,也在于謀取利益,因此,不應偏重于保護一個群體而忽視另外的群體。任何人投資于公司都應預見到風險,同樣,任何人與公司發(fā)生業(yè)務往來,也應預見到風險。而從鼓勵投資、發(fā)展經(jīng)濟的目的出發(fā),理應平等保護所有主體的利益。
以上內(nèi)容就是相關的回答,通常情況下,如果公司被注銷之后,是可以進行債權追償?shù)模覀兛梢栽诜ㄔ哼M行起訴,在起訴之前我們需要收集好所有的材料,這樣能夠勝訴的幾率就會更大。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wǎng)相關律師。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棚戶區(qū)改造項目中的模擬拆遷什么意思
2020-11-13對比中外土地征收補償標準
2021-01-05政府采購監(jiān)督部門可以設置集中采購機構嗎
2021-01-24事故一次性賠償書
2020-12-20支票有效期
2021-01-06重婚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1-02-01工傷索賠程序
2021-02-14二手汽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0-12-26婚前房產(chǎn)已贈與并過戶還能反悔嗎
2020-12-26勞動合同期限空白可以嗎
2021-03-20同一時間段能否成立不同勞動關系
2021-01-17計件工人被裁員的怎么補償
2021-01-15第三責任險處理時注意什么
2020-11-08怎樣適用保險合同中的不利解釋原則
2020-12-23淺析國際旅游島背景下有關農(nóng)用承包地制度
2021-02-06交通理賠律師要多少錢
2021-03-07車撞人保險沒賠付需墊付嗎
2020-12-12怎樣選擇保險代理人
2021-03-09雇主責任險案例
2021-01-12土地承包合同的期限有多長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