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復議申請書范本
對于回避復議申請書范本的具體格式如下:
回避復議申請書范本
申請人(申請人為公民):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貫、職業或工作、住所地)。
請求事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實與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致
________人民法院
申請人:________(簽名)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附:證據及材料
注:申請人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基本情況項目及簽署方法同于其他申請書。
申請回避和申請復議的主體
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有權要求回避及申請復議。(刑事訴訟法第31條)
對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的回避申請,人民法院可以口頭或者書面作出決定,并將決定告知申請人。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請回避被駁回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不屬于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規定情形的回避申請,由法庭當庭駁回,并不得申請復議。(高法解釋第30條)
民訴回避主體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回避的對象包括審判人員和其他人員。對于審判人員的范圍,《若干規定》明確為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其他人員包括人民陪審員、執行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員、勘驗人員。
回避方式和程序
《民事訴訟法》規定,審判人員和其他人員有法定情形之一的,必須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可見我國回避制度的方式是自行回避和申請回避并用。自行回避即審判人員和其他人員在法律規定的情形出現時,應主動退出該案件的審判及其他相關工作;申請回避則是僅屬于當事人及其法定代表人的權利,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應當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申請,說明理由,如果回避事由是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的三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回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回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
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人‘請’農民搶栽搶種想分征地補償款 法院認定協議無效
2020-12-13延邊州涉外婚姻拒簽案例分析
2020-12-18p2p非法集資國家賠付比例是多少
2021-02-24承諾書是否為合同性質
2021-03-14個人獨資企業能否履行合同責任
2021-03-20占用河灘地如何處罰
2021-02-12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合同終止的
2020-11-07競業限制協議不是自己簽的有效嗎
2021-02-22公司非法克扣員工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0-12-10公司收取押金和扣押身份證件需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2-25企業違規讓員工提前復工怎么處理
2020-11-26意外傷害保險的條件
2020-12-21保險合同何時成立和生效
2021-03-08出了車禍保險最多賠多少
2021-02-17用人單位欠繳保險如何維權
2021-03-23生死兩全保險都有哪些特點
2020-12-29保險公證人管理規則
2020-12-07房屋在拆遷范圍內,就一定會拆遷嗎
2020-11-16農村拆遷跟戶口有關系嗎
2021-02-07拆遷安置合同不是屋主簽的,合同有效嗎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