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識產權法律法規是怎么規定的?
《民法總則》
第一百二十三條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是權利人依法就下列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
(一)作品;
(二)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
(三)商標;
(四)地理標志;
(五)商業秘密;
(六)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七)植物新品種;
(八)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
二、民法總則首次明確規定知識產權保護客體
今年3月1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以2782票贊成的高票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國民事法律制度從此開啟“民法典時代”。值得關注的是,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實現公民權利保障法治化和完善產權保護制度的要求,民法總則在民事權利一章明確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對知識產權客體作了概括性規定,以統領各知識產權單行法律。
知識產權作為民事權利的一種,是指權利人依法就知識產權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為了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促進科技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民法總則在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民事主體對作品、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商標、地理標志、商業秘密、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對比民法通則,民法總則中的商業秘密、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等均為新增內容。
“現代技術使得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簡單易行、成本低廉。這種‘專有的’立法表述對于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意義重大,彰顯了國家對知識產權的充分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堅強決心。”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知識產權局黨組成員丁榮余表示,由于網絡的快速發展,使侵權行為地和侵權人所在地均難以確定。大量的網絡行為都是跨地域、跨國界的,而互聯網上國際知識產權糾紛的管轄權未有定論,這都導致知識產權監管、舉證、制裁難度很大。
有關專家表示,民法總則中對知識產權等民事權利的規定,凸顯了對民事權利的尊重,加強了對民事權利的保護,為民法典各分編和民商事特別法律具體規定民事權利提供了依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營企業有人數要求嗎
2021-02-05圖書的著作權歸屬是怎樣確定的
2021-03-22反擔保抵押物的范圍是什么
2021-03-04商業用地更改成居民住宅用地國家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1和公司簽勞動合同時收取保證金合法嗎
2021-01-08經辦人要承擔合同的責任嗎
2021-03-14刑事速裁程序能否上訴
2021-01-03大學生學校吃壞肚子,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17房產部分贈與怎么收稅
2021-03-20沒有滿實習期上高速有什么處罰
2020-12-19勞動仲裁兩個被申請人歸哪個管轄
2021-01-15免除車上人員責任險的事項
2020-11-21原告張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1-01-17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是什么
2020-11-10人身保險傷殘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
2021-01-10什么是保險責任準備金
2020-11-19物權法釋義第二百四十七條
2020-12-21保險代理人的種類包括了哪些
2021-01-15土地轉包是否需要原承包者同意
2020-12-09什么是自留地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