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權是受到法律保護的,而生活中,有的人為了利益,不惜侵犯他人的商標權。此時行為人就要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那到底侵犯商標權的法律責任是怎樣的呢?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為您做詳細解答。
一、侵犯商標權的法律責任是怎樣的
1、行政責任。
對于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依據《商標法》第五十三條、《商標法實施細則》第四十三條規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采取下列措施給以處罰。
(1)責令停止侵權。具體措施如下:
①責令立即停止銷售;
②沒收、銷毀侵權商品;
③沒收、銷毀專門用于制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
(2)處以罰款。
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但尚未構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根據情節處以非法經營額50%以下或侵權所獲利潤五倍以下的罰款;對侵權單位的直接責任人員,可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2、民事責任
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八條規定,商標權遭受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償損失。根據《商標法》第五十三條規定,被侵權人可以要求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賠償損失。其中,侵權賠償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所獲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如果前二者都難以確定,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50萬元以下的賠償。
3、刑事責任
除了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外,侵犯商標權還可能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非法制造注冊商標標識罪、銷售非法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
二、商標侵權的處理途徑
1、向侵權人所在地或侵權行為地的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控告或檢舉。
2、被侵權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如果對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處理不服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和法院在處理商標侵權案件時有所不同,主要表現如下:
(1)要求處理的當事人不同。
按照《商標法》第五十三條和《商標法實施細則》第四十二條之規定,任何人都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控告或檢舉商標侵權行為,既可以是被侵權人,也可以是被侵權人以外的其他人。而請求人民法院處理商標侵權案件的當事人,必須是被侵權人。法院不受理其他人的起訴。
(2)對被告要求不同。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受理商標侵權案件時,只要求提供侵權事實存在,被告不一定十分明確;而人民法院要求被侵權人起訴時,必須提供明確的被告,否則不予受理。
(3)受理原則不同。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從保護消費者利益、制止不正當競爭、維護社會正常經濟秩序出發,即使無人控告、檢舉,也要“主動查處”商標侵權行為。人民法院則實行“不告不理”的原則。沒有被侵權人起訴,人民法院不處理商標侵權案件。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侵犯他人商標權的行為,行為人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三方面,即上文中介紹到的行政責任、民事責任以及刑事責任。其中,當然要是刑事責任是最為嚴重的,但必須是構成了刑事犯罪的,才能進行相應的處罰。律霸小編為您整理本篇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侵犯商標專用權怎么確定管轄
起訴侵犯商標權的時效是多久
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行為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覃濤律師,寧波高勝訴率、暢銷律師。浙江大學民商法學碩士研究生,全國律協會員,曾經任職法院,浙江中遠空運法律顧問。多年法律工作經驗,處理過眾多法律糾紛,為當事人挽回大量利益.覃律師法學素養深厚,精涉于負擔行為與處分行為,有著豐富的司法實踐經驗,在刑事辯護、民間借貸、經濟糾紛、婚姻繼承糾紛等方面尤其擅長,深得當事人好評。辦案過程中,覃律師堅持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執業原則,堅持依法辦事,公正維權的執業理念,不放過任何一個案件細節.不遺漏任何一條法律規定.不放棄任何一項當事人的合法利益.深得當事人的認可和支持。覃律師提供各類法律咨詢,法律顧問服務。
尋釁滋事罪與其他聚眾擾亂的不同之處有哪些
2020-11-24婚姻效力具有溯及力嗎
2021-01-20訴訟離婚敗訴可以再去協議離婚嗎
2020-11-14企業債權債務風險分析及防范對策
2020-12-16行使留置權需要寫申請書嗎
2021-03-26法定代表人與公司連帶責任要件
2020-12-08房屋贈與合同怎樣寫才生效
2021-01-22什么案件適合一審終審
2020-12-23婚前協議在哪里公證
2021-02-02公司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2-08事實婚姻一方死亡另一方有權取得死亡撫恤金嗎
2021-01-27動物園動物因游客挑逗咬人誰負責
2021-01-27父母可以贈與房產給還沒大學畢業的兒女嗎
2021-03-05關于當前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實務問題座談紀要
2021-01-16員工意外保險合同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2021-01-25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可不可以對肇事方進行追償
2021-02-21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應怎樣賠償
2021-01-05保險合同的補償性要如何體現
2021-03-09人身保險新型產品包括哪些?
2021-02-08只因遲延理賠 多付5.5萬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