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申訴時效是幾年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五條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六個月內提出。
當事人申請再審條件:
一、主體條件
申請再審的主體必須合法,根據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有權提出申請再審的,只能是原審中的當事人,即原審中的原告、被告、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和判決其承擔義務的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以及上訴人和被上訴人。
二、對象和范圍條件
申請再審的對象必須是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和調解書。根據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可以申請再審的裁判,包括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作為一審法院作出的依法可以上訴,但當事人在法定期間內未提起上訴的裁判;第二審人民法院作出的終審裁判以及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審裁判。可以申請再審的調解書包括一審法院和二審法院在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的基礎上制作的調解書。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01條的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愿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經人民法院審查屬實的,應當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范圍條件還包括不予受理,駁回起訴的裁定。
但是,以下案件當事人不得申請再審:按照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程序審理的案件以及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審理后維持原判的案件,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關系的判決,不得申請再審。
三、事實和理由條件
當事人申請再審必須具備以下的法定事實和理由:
(1)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2)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
(3)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4)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
(5)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具有以上任何一個實質性條件的,當事人都可以申請再審。
四、時間條件
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和調解發生法律效力后六個月內提出。超過了六個月期限的,當事人即喪失了申請再審的權利,即使申請再審的理由再充分,也不能引起再審程序。
五、程序條件
當事人認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確有錯誤,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上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并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請書,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供申請書副本。申請書應當寫明:原審裁判的人民法院及裁判的編號、申請再審的理由、根據以及申請再審的內容。
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六個月后,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以及發現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可以申請再審。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有效期限怎么寫
2020-12-11試用期辭退員工風險防范
2021-01-05最新勞動法是哪一年頒布的
2021-02-22高速打電話被拍怎么處罰
2021-03-17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調整范圍是什么
2021-03-06什么是婚姻自由原則
2020-12-01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雙方為同等責任,肇事方車輛修理費可以要求受害方承擔嗎?
2021-02-14怎樣補辦單位解除合同
2020-11-07國企改制重組員工補償金怎么算
2020-12-10信用卡逾期還款后果
2020-11-19房屋合同簽好可以換嗎
2020-12-29集資房和統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10業主不交物業費被起訴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1-27員工簽保密協議公司不給保密費怎么維權
2020-12-23勞動關系轉移三方協議
2020-12-11被保險人交通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償
2020-12-25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2-13被保險人與第三人已履行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0-12-05發生交通事故后,被保險人在向保險公司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專家揭秘保險公司理賠陷阱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