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審后有哪些處理結果
司法實踐中,需要根據具體情形予以分析:
(1)原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的,應當裁定駁回上訴或者抗訴,維持原判
(2)判決認定事實沒有錯誤,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的,應當改判
(3)原判決事實不清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實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法院重新審判
(4)第二審法院發現第一審法院的審理有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一條之規定的訴訟程序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法院重新審判。
相關法律規定
我國法律對一審判決生效很明確,自判決送達之日起,15日內為上訴期,過15日未上訴的判決就生效。而二審判決作為終審判決,并沒有上訴期,二審判決何時算生效沒有明文。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規定,“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也就是人民法院在庭審結束后另定日期宣告判決的,宣判后立即發給判決書。”但司法實踐中,由于地域或時間等原因,定期宣判的,法院并不一定都專門安排開庭宣讀裁判文書,而是通知當事人領取判決書或送達當事人。這樣就會出現判決書上的日期與送達日期不同,當事人不能同時簽收判決書的情況。可這樣一來,生效日期究竟按什么時間起算呢?
“法律沒有規定,雙方送達之日起生效,或者最后一個人送達之日起生效。就是因為沒有明文規定,就是出現了一個模糊點。”**匯業律師事務所吳-冬律師說,這起案件因為種種巧合,觸到了目前我國法律的一個空白點。
目前我國的法律僅規定二審判決是生效判決,并沒有明確具體的生效時間。那么在司法實踐中,主要有三種不同的觀點:
1、二審判決作出之日生效
2、二審判決宣判之日生效
3、二審判決送達之日生效。
由于我國法律上對二審判決的時效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所以很容易引起糾紛,希望可以盡快出臺這方面問題的司法解釋,避免爭議的出現。二審判決的時效一般是以判決書送到之日起生效的。如果您還有什么疑問,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案件司法解釋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3-22法院終結執行后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1-08如何申請商標注冊
2020-12-07違反交通法63條扣分嗎
2021-03-09欠條、借條和收條的法律效力
2020-11-08遺囑存放在遺囑執行人處有時間限制嗎
2021-03-02男女沒辦理結婚證該怎么離婚
2021-01-22強制執行怎么申請拘留
2021-03-24房產抵押擔保未經登記如何認定
2021-03-17再婚婚前房產協議書格式是怎么樣的
2021-02-25怎么擬定合同有免責條款
2020-12-02員工有精神病怎么辦
2020-12-19國企如何編制改制方案
2020-12-26保密協議是否需要支付保密費
2020-12-09公司無故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1-01-30加班費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3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完家屬還要錢怎么辦
2021-01-23投保之后的注意事項
2020-11-16保證保險合同糾紛能否先訴保險人
2021-01-30“車泡水”車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