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與被告的舉證時限是否同時屆滿
分兩種情況,如果案件雙方當事人協商舉證期限的話,是同時到期。如果雙方協商不成,由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話,就有不同時到期的情形,如原告在起訴時明確表示不協商,人民法院在給原告方受理案件通知書時舉證期限開始計算,而被告是在接到人民法院的應訴通知書時開始計算舉證期限的。
司法解釋關于舉證期限的新規定
庭前準備階段舉證期限縮短
《解釋》第九十九條人民法院應當在審理前的準備階段確定當事人的舉證期限。舉證期限可以由當事人協商,并經人民法院準許。
人民法院確定舉證期限,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舉證期限屆滿后,當事人對已經提供的證據,申請提供反駁證據或者對證據來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進行補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確定舉證期限,該期限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
《解釋》規定人民法院確定一審普通案件的舉證期限不得少于十五日,第二審案件提供新證據的舉證期限不得少于十日,修改了此前人民法院確定一審普通案件的舉證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二審案件沒有舉證期限,若提供新證據,除不開庭應當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提出以外,其他應在開庭前或開庭審理時提出的舊規定。同時《解釋》規定在縮短庭審前準備階段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的同時,又給當事人提供了在之后提供反駁證據或補正證據的機會;改變了以往“一刀切”的方式——簡單規定法院指定舉證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更符合民事訴訟實踐要求。
細化逾期舉證后果
《解釋》第一百零一條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必要時可以要求其提供相應的證據。
當事人因客觀原因逾期提供證據,或者對方當事人對逾期提供證據未提出異議的,視為未逾期。
第一百零二條當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逾期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不予采納。但該證據與案件基本事實有關的,人民法院應當采納,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予以訓誡、罰款。
當事人非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逾期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采納,并對當事人予以訓誡。
當事人一方要求另一方賠償因逾期提供證據致使其增加的交通、住宿、就餐、誤工、證人出庭作證等必要費用的,人民法院可予支持。
新民訴法第六十五條的規定放棄了剛性的“證據失權”規則,以要求當事人及時提出證據的強制性規定,同時輔之以法官的自由心證判斷,來審視當事人逾期提出的證據是否可以進入審判。但未細化司法實踐中可能出現的不同情形下法官應當采取的不同處理方法和態度,也沒有明確具體訓誡的程度和罰款的數額,這有可能會引發關于司法尺度統一和公平性的新疑問。
《解釋》根據新民訴法關于對逾期舉證行為分層次、分情形予以處罰的規定,進一步做了細化規定,第一百零一條和一百零二條采取綜合考慮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是否具有客觀原因、是否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而逾期提供證據、證據是否與案件基本事實有關的因素,確定是否采納逾期證據。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一般情況下,雙方當事人的舉證期限是同時到期的,但是如果雙方當事人不能協商一致的話,可能各自的舉證期限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因P2P借貸關系發生糾紛怎么維權和起訴
2021-02-27勞動糾紛的舉證責任
2020-12-18欠錢公司破產債權人如何討債
2021-01-25法院達成的離婚調解書是否能反悔
2021-02-03人在外地怎么賣房
2021-01-31勞動合同期限空白可以嗎
2021-03-20保險人未明確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無效
2020-11-20對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盡力防止損失擴大的責任
2021-03-06保險合同爭議有哪些處理方式
2021-03-12交通意外撞死人保險怎么賠償
2020-11-13保險理賠多久到賬
2021-02-14人身保險中故意免責的舉證責任
2021-03-12提前還貸別忘退稅退保
2021-01-28集體所有土地的經營和管理
2021-02-08房屋拆遷后購房,提取公積金需的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1-31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都包括哪些部分
2021-02-22對拆遷評估報告存有異議怎么辦
2021-01-15繼母是否有權處理親母拆遷房屋補償款
2021-02-21“住改非”房屋應參照營業用房予以適當補償嗎
2020-11-21停產停業損失費是怎么計算的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