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界或實務界的不同觀點:第一種觀點: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判決承租人以出租人與第三人之間的買賣合同所確定的價格購得房屋。第二種觀點:法院只能判決撤銷出租人與第三人之間的買賣合同。第三種觀點:當事人提出無效合同確認之訴,人民法院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作出判決,也可以根據形成權的理論,依法支持當事人直接購買房屋的訴訟請求。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對該問題進行研究后,形成兩種觀點:多數人認為,根據現行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的規定,承租人對出租房屋的優先購買權是一種準物權性質的民事權利,具有物權效力的表象,應當依法保護。將優先購買權理解為形成權,法律依據不足。它只是優先締約的權利,而不是保證買到的權利。對準物權的保護必須要和所有權的保護有所區別。所有權是絕對的權利,所有人出賣自己的所有物,應當尊重其締約自由的權利,不能過多干涉,因此,承租人不能直接主張依據第三人購買房屋的條件取得房屋,只能請求確認所有人與第三人簽訂的買賣合同無效。通過無效之訴,依據買賣不破租賃等原則,承租人的利益照常可以得到應有的保護。對于“同等條件”應作寬泛理解,不僅是價格條件,還包括付款條件,以及出賣人(所有人)提出的其他條件等。少數意見認為,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就是對所有人出賣出租房屋的限制性權利,優先權不能理解為優先締約權,考察其內容,應當包含可以優先買到的權利,否則優先權沒有實際意義,實質上體現不了對承租人權利的保護。另外,承租人主張依據所有人與第三人簽訂的買賣合同約定的條件取得房屋,法院在判決時不需要判決所有人與第三人簽訂買賣合同,而是變更所有人與第三人買賣合同的主體,這種裁判方法和判決的執行都不會有法律上的障礙。因此,承租人可以請求依據所有人與第三人簽訂的買賣合同的條件取得房屋,法院可以據此請求判決。
2、交房、辦證與訴訟時效問題
關于買受人在約定交房期限屆滿之日起超過兩年請求出賣人交房是否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問題,有兩種意見:第一種意見,買受人主張出賣人交付房屋的請求權應在兩年訴訟時效期間內行使,超過兩年訴訟時效期間請求出賣人交房的,因其怠于行使權利的狀態經過訴訟時效期間喪失勝訴權。第二種意見,買受人在約定交房期間屆滿之日起超過兩年請求出賣人交房的不能一律簡單地認定為已超過訴訟時效,而應區分出賣人在約定交房期限是否具備交房條件分別進行處理。
關于買受人在合同約定期限屆滿之日起超過兩年才請求出賣人辦理所有權變更登記,是否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問題,也有兩種意見:第一種意見,出賣人所承當的主給付義務為轉移房屋的占有,更為重要的是轉移房屋所有權。如果出賣人僅向買受人履行交付房屋的義務,未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屆滿時辦理房屋所有權證的,系沒有履行轉移房屋所有權這個最重要的主給付義務,已經構成違約,訴訟時效期間應該起算。因此買受人未在出賣人違約之日起兩年內請求辦理房屋所有權證的,因超過訴訟時效期間而喪失勝訴權。第二種意見,房屋已經交付的,買受人在約定辦理房屋所有權證期限屆滿之日起超過兩年請求出賣人為其辦理房屋所有權證的應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傾向性意見:一、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的出賣人交付房屋的期限屆滿,買受人根據合同約定可以請求出賣人交付房屋。其請求權屬于債權請求權,應當適用《民法通則》有關訴訟時效的規定。但在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上,應當區分具體情況:房屋具備法定交付條件,訴訟時效期間自合同約定的交付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如果房屋尚不具備法定的交付條件,訴訟時效期間應從房屋具備法定的交付條件之日起計算。二、出賣人已經將房屋交付于買受人,買受人亦已實現對房屋的占有的,買受人請求出賣人轉移房屋所有權、辦理房屋所有權登記的請求權具有物權性質,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無效企業如何擔責
2021-01-16商家價格欺詐欺騙消費者怎么處罰
2020-11-27土地劃撥可以按揭嗎
2021-01-11“轉載”有何民事責任
2021-03-12集體企業改制后對職工如何安置
2020-12-08反擔保抵押是什么意思,適用哪些情況
2020-12-30票據丟失申請公示催告程序
2021-01-17工程款支付流程是什么,工程款支付的違約責任是什么
2020-12-23簽了民事調解協議后還能再起訴嗎
2020-12-22債權被保全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25外賣不讓進小區違法嗎
2020-12-14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2-06勞動合同期內公司變更經濟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12企業分立合并后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09人壽保險具體包括哪些類型
2021-01-13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有哪些
2021-01-17產品責任險的由來和發展
2020-11-18保險糾紛應該如何解決
2021-01-20保險合同疑義條款如何解釋
2021-02-12保險代理人是指什么意思,主要包含哪些業務范圍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