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和解決爭議
一、關于合同的形式
勞動合同必須以書面形式簽訂,必須要有雙方當事人,有合同條款,有日期,合同為一式兩份,勞動者一份,用人單位一份。合同的日期涉及到勞動者享受權利和履行義務的期間,還涉及到日后有可能發生的訴訟時效。在簽訂每一份合同時,要注意看是不是同一份合同。企業在條款內容上做了一些對自己有好處的修改,還有一些企業準備了幾份不同的合同,一份為了應付外部的檢查,一份是強力約束勞動者的合同并在實踐中執行。
二、關于合同的內容
一份有效的勞動合同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內容,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報酬,勞動紀律,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以及合同雙方當事人認為應當協商約定的其他內容,不要怕繁瑣,合同中的條款涉及到的內容越多,規定越細越明確,對勞動者越有益。
三、關于試用期
試用期內,勞動者可以隨時隨意的離開企業,并不需要承擔違約責任,而企業必須能舉證證明勞動者不符合錄用條件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試用期內,企業提供給勞動者的工資都比較低,福利也沒有正式員工好。有些企業為了不履行合同義務,會在試用期內找一些借口解雇勞動者,在這個時候一定要為注意保護自己的權利。
合同應該在試用期之前簽訂,試用期是勞動合同的一部分,包含在勞動合同的期限內,在試用期階段勞動者有權享受各項社會保險。一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不為試用期的勞動者買社會保險,并以試用期為借口拒絕履行此義務,而這項義務是法定的,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購買保險。
首次簽訂合同可約定試用期,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于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企業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
四、要明確工資類型
首先要明確工資是稅前工資還是稅后工資。稅前工資是包含了勞動者依法應當承擔的個人所得稅,勞動者實際拿到的工資是稅前工資減去個人所得稅和“四險一金”所剩下的金額。如果企業承諾支付的是稅后工資,一定要用人單位在合同中予以明確,否則發生爭議時將被認定為稅前工資。
五、關于社會保險
社會保險指“四險”和“一金”,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這三種險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保費,個人承擔的費用從工資里扣除。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個人不需要繳納。“四險”是法定的,企業給勞動者上保險是一個法定的義務,而“一金”不是法定的,企業可以沒有這項福利。
六、要明確雙方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
違約責任是合同中必不可少的條款,勞動合同是雙方當事人權利義務的協議,違約責任中應該包括雙方的責任,有些合同只規定了勞動者違約的責任,對企業的責任只字不提,這違反了訂立合同中的公平原則。員工應該與企業協商約定責任的認定、賠償的范圍、計算方法和承擔方式。
七、關于格式合同
格式合同,又稱標準合同、定型化合同,是指當事人一方預先擬定合同條款,對方只能表示全部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合同。一些企業經常利用自己所處的優勢地位對勞動者出具格式合同。勞動合同的內容都是由企業來制定的,在這個過程中,企業處于主導權。因此,在簽訂合同時如果發現企業出具格式合同,最好提出異議,要求共同商議訂立合同。
如果不得不簽訂格式合同,要注意的是勞動合同中有些條款是空白的,雙方可以協商約定,把約定好的內容填上去,比如合同期限、崗位、工資約定等等。如果勞動者認為還有其他條款需要約定,可以在勞動合同的補充條款中約定。
八、關于培訓及其費用
上崗前企業通常對勞動者作一些培訓,如果是一些涉及到企業文化、企業背景、企業理念等非技術培訓,企業是不應該收費的。一些企業會以培訓需要成本之名向勞動者索要培訓費,請不要上當。
另外,如果是企業出資對勞動者進行技術類的培訓,勞動者若是在試用期內辭職的,企業不得要求支付該項培訓費用。而在試用期滿后辭職的,勞動者應按照合同期限以及已經工作的年限比例來賠償培訓費用,或者以企業實際支付貨幣為賠償數額。
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培訓稱為培訓服務期,即企業出資為特定勞動者提供某些特殊培訓,而這些培訓不是面向普遍員工的,企業可以與享受這些特殊待遇的勞動者約定一個附屬期限,即服務期。在這個期限內,勞動者不得隨意跳槽,否則要承擔一定的違約責任,因此如果有相關的約定應當在合同中予以明確。
九、提防“押金”、“風險金”
一些企業在簽訂合同前擅自向勞動者索要各種費用,如“押金”、“保險金”、“培訓費”等,企業的這些做法違反法律的相關規定,勞動者要謹防上當。
十、保管好自己的證件
企業在簽訂合同時通常要看勞動者的各種證件,如身份證、畢業證等。企業可以留有勞動者證件的復印件,而不得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
勞動爭議的主要解決方法
1、爭議解決的主要途徑
●調解。
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組成:員工代表、公司代表、工會代表。與員工達成的調解協議必須是自愿執行。這個協議沒有法律強制力,不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仲裁。
對于仲裁裁決,當事方均沒有反對,應執行。如有一方不服裁決,應在收到裁決書后15天內向法院提出訴訟。仲裁裁決在作出后15天開始生效。仲裁裁決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程序:
●訴訟
勞動爭議產生后,員工不能直接向法院提出訴訟,必須先經過勞動爭議仲裁程序。法律法規也規定了例外,比如單獨訂立的保密協議等。
我國實行的二審制。對一審不服可向二審法院上訴。在一審中,對作出的勞動仲裁裁決,如果員工提出支付工資等情況,法院可視情況先予執行仲裁裁決。
2、發生勞動爭議時,主要的證據:
●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是主要證據,合同中雙方確定了各方權利義務等內容。因此,勞動合同應該以書面形式作出,對法律規定中不清楚的方面加以填補。
●《員工手冊》。盡可能制定比較詳細的《員工手冊》,與勞動合同相補充,應該包括員工不當行為、工作要求及員工福利等內容。《員工手冊》內容要遵守法律法規要求。
●其它證據。
《解聘函》——提前30天作出并通知員工。訴訟的時效與《解聘函》有直接關系;
工資簽收單;
病假的證明材料及相關資料;
醫生的處方等等。
企業如何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和解決爭議?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時候,由于合同是用人單位提供,因此要能仔細看清楚合同中的每一條條款。單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的時候要了解具體合同內容,當事人可以通過律霸網找律師進行咨詢指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財產包括哪些
2021-03-12稅收違法行為三種行政處罰
2020-12-03什么是拆遷安置房,拆遷安置房離婚如何分割
2020-11-23老人有存款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15什么是申請回避
2021-02-21毒糖果致男童死亡投毒者應承擔何種刑責
2021-03-18父母一方去世房產如何繼承
2021-02-15公司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2-08擔保可以采用哪幾種方式,簽訂擔保合同時要注意什么
2020-11-14房產確權訴訟要所有繼承人嗎
2021-01-28小產權房買斷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29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勞動合同終止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3拘留期間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8被公司惡意辭退的情況下,員工能要求賠償嗎?能賠多少?
2021-01-03擅自離職該怎么做
2021-01-20校方責任險賠付比例
2021-03-01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19飛機延誤賠償在哪領
2021-03-16如何簽訂保險合同,怎么看懂保險合同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