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認為,勞動者在解除競業限制約定的同時可以請求用人單位支付拖欠的經濟補償。其理由在于,對勞動者而言,在解除競業限制約定之前,已經通過不作為的方式部分履行了競業限制義務。該義務的履行客觀上造成了勞動者收入減少,而且一旦履行就無法恢復原狀,故只能由用人單位以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方式作出補償。因此,一旦競業限制約定被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者基于合同法第九十七條之規定,可以要求用人單位采取補救措施,即將拖欠的經濟補償支付給勞動者。對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六條也從側面印證了合同解除不影響違約責任承擔這一觀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遲延履行和不履行的區別
2021-02-26管轄法院的選擇方法有哪些
2020-11-09交通違法行為處罰時效多久
2021-02-20車禍得到對方諒解可不可以免刑事責任
2021-03-17贈與股權需要在工商備案嗎
2021-02-17能拿別人的房產證去做抵押嗎
2021-03-21離婚房產糾紛如何解決
2020-12-18學生在校住宿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3何時能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04解除勞動合同最多賠償多少個月
2021-03-03建筑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3實習期完還有試用期合法嗎
2021-02-04勞務外包能否規避用人主體責任
2021-01-07過渡時期適用第三者險如何處理
2021-03-18保險合同的成立條件包括有哪些
2020-11-13沒有考核被辭退按照勞動法補償嗎
2021-03-11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23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2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拒賠
2020-11-28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 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