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業禁止與競業限制的不同
一、競業限制與競業禁止的區別
1、競業禁止是法定義務,不能約定解除;而競業限制是約定義務,企業違反競業協議承諾未支付補償,勞動者經催告后仍不付補償,此時勞動者可以行使對競業限制協議的合同解除權,免除相應的競業限制義務。單位提前1個月通知可以放棄競業限制。
2、競業禁止針對的是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而競業限制針對的是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可以包括董事、高級管理人員。
3、競業禁止針對的是在職人員;而競業限制針對的是離職人員。
4、競業禁止針對的在職人員只要未離職,就一直適用;而競業限制針對員工的限制為離職2年以內。
5、單位對競業禁止人員不需要支付補償;而單位對競業限制人員在離職后必須補償,而不是在職期間支付保密費。
6、競業禁止的生效是依據法律(只要成為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而競業限制以單位支付補償金為生效條件,補償金不明的,雙方可協商,協商不成的,用人單位應按照勞動者此前正常工資的20%—50%支付補償金。
二、競業限制與競業禁止的定義
競業禁止,又稱為競業回避、競業避讓,是用人單位對員工采取的以保護其商業秘密為目的的一種法律措施,是根據法律規定或雙方約定,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或勞動關系結束后的一定時期內,限制并禁止員工在本單位任職期間同時兼職于業務競爭單位。
限制并禁止員工在離職后從事與本單位競爭的業務,包括不得在生產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且有競爭關系或其他利害關系的其他業務單位任職;不得到生產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且具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兼職或任職;不得自己生產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
競業限制,是用人單位對負有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知識產權權利歸屬協議或技術保密協議中約定的競業限制條款,即勞動者在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內不得再生產同類產品、經營同類業務或有其他競爭關系的用人單位任職,也不得自己生產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限制時間由當事人事先約定,但不得超過二年。競業限制條款在勞動合同中為延遲生效條款,也就是勞動合同的其他條款法律約束力終結后,該條款開始生效。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如果違反了競業禁止的規定的,勞動者是需要支付用人單位一定數額的違約金的,如果有勞動爭議的,可以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人可以申請破產,個人申請破產后債務怎么辦
2021-02-04公司入繳注冊資金延期怎么辦
2020-12-11著作權糾紛的處理有哪些途徑
2021-02-22父母協議單獨贈與兒子的房,兒媳加名字有用嗎
2020-12-09華僑、港澳臺居民在內地結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0-12-29贍養糾紛案件
2020-11-28離婚后房產未分割,拆遷后動遷安置房產權歸誰?
2021-02-02在公司受傷了公司應該賠償什么
2020-12-21存款證明辦理需要哪些材料,可以異地辦理嗎
2021-01-07因工致亡應該怎么賠償
2020-12-24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員工簽勞務合同有什么風險
2020-12-01在公司干了八年,辭工有補償嗎
2021-02-22裁員補償標準怎么算
2020-11-12壽險索賠指南
2021-03-07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包工頭在工地傷亡怎么賠償
2020-12-02順利理賠八大秘訣
2020-12-20被車碰了該怎么理賠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