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業禁止與競業限制的不同
一、競業限制與競業禁止的區別
1、競業禁止是法定義務,不能約定解除;而競業限制是約定義務,企業違反競業協議承諾未支付補償,勞動者經催告后仍不付補償,此時勞動者可以行使對競業限制協議的合同解除權,免除相應的競業限制義務。單位提前1個月通知可以放棄競業限制。
2、競業禁止針對的是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而競業限制針對的是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可以包括董事、高級管理人員。
3、競業禁止針對的是在職人員;而競業限制針對的是離職人員。
4、競業禁止針對的在職人員只要未離職,就一直適用;而競業限制針對員工的限制為離職2年以內。
5、單位對競業禁止人員不需要支付補償;而單位對競業限制人員在離職后必須補償,而不是在職期間支付保密費。
6、競業禁止的生效是依據法律(只要成為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而競業限制以單位支付補償金為生效條件,補償金不明的,雙方可協商,協商不成的,用人單位應按照勞動者此前正常工資的20%—50%支付補償金。
二、競業限制與競業禁止的定義
競業禁止,又稱為競業回避、競業避讓,是用人單位對員工采取的以保護其商業秘密為目的的一種法律措施,是根據法律規定或雙方約定,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或勞動關系結束后的一定時期內,限制并禁止員工在本單位任職期間同時兼職于業務競爭單位。
限制并禁止員工在離職后從事與本單位競爭的業務,包括不得在生產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且有競爭關系或其他利害關系的其他業務單位任職;不得到生產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且具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兼職或任職;不得自己生產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
競業限制,是用人單位對負有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知識產權權利歸屬協議或技術保密協議中約定的競業限制條款,即勞動者在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內不得再生產同類產品、經營同類業務或有其他競爭關系的用人單位任職,也不得自己生產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限制時間由當事人事先約定,但不得超過二年。競業限制條款在勞動合同中為延遲生效條款,也就是勞動合同的其他條款法律約束力終結后,該條款開始生效。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如果違反了競業禁止的規定的,勞動者是需要支付用人單位一定數額的違約金的,如果有勞動爭議的,可以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己和房主簽的租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5母親的欠條以子女的名義起訴可以嗎
2020-12-17保全財產損失是否會有損害賠償
2021-02-28離婚拆遷糾紛如何預防
2021-01-21法定監護人辦理一般多久
2021-01-24騙婚需要報警嗎
2021-02-24送達方式有幾種
2021-02-20領養孩子長大了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2-25冷暴力屬于校園欺凌嗎
2021-01-01父母贈與兒子兒媳房產可以反悔嗎
2020-12-12土地糾紛最有利的證據
2020-12-03勞動合同關系保存期幾年
2021-01-13勞務合同和就業協議書有什么不同
2021-01-25飛機延誤賠償處理
2020-11-29公司為勞動者投保團體人身保險誰是被保險人
2021-02-17人身保險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6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保險期限起算時點
2021-02-24空運保險合同的條款有哪些
2020-11-08保險合同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5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