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競業禁止和競業限制的區別
1.義務的性質不同:前者是法定義務,已有法律明文規定在先,只要是董事、經理,就必須履行競業禁止的義務;后者是約定義務,只以約定為前提,如事先無約定,擇業就不受限制。
2.承擔義務的主體不同:前者是中規定的董事、經理,部門經理而普通員工無需承擔義務;后者是公司的員工都可以成為競業限制的對象,其中是包括董事、經理,部門經理的。
3.承擔義務的時間不同:前者是董事經理任職期間,后者是與原單位以后的若干時間。
4.承擔責任的形式不同:前者是侵權責任,后者可能是違約責任,也可能是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競合。
二、競業禁止和競業限制的定義
1、競業限制是用人單位對負有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勞動者,在、知識產權權利歸屬協議或技術保密協議中約定的競業限制條款,即:勞動者在終止或后的一定期限內不得在生產同類產品、經營同類業務或有其他競爭關系的用人單位任職,也不得自己生產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限制時間由當事人事先約定,但不得超過二年。競業限制條款在勞動合同中為延遲生效條款,也就是勞動合同的其他條款法律約束力終結后,該條款開始生效。
2、競業禁止,又稱為競業回避、競業避讓,是用人單位對員工采取的以保護其商業秘密為目的的一種法律措施,是根據法律規定或雙方約定,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或勞動關系結束后的一定時期內,限制并禁止員工在本單位任職期間同時兼職于業務競爭單位,限制并禁止員工在離職后從事與本單位競爭的業務,包括不得在生產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且有競爭關系或其他利害關系的其他業務單位任職,不得到生產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且具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兼職或任職,也不得自己生產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
競業禁止與競業限制雖然很相似,但其本質上是存在很大區別的,包括義務、承擔主體、責任形式等內容都有不同之處。各位在實踐中千萬不要再把這二者弄混淆,否則的話對自身利益可能造成損害。本篇文章由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編輯,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者可以在哪些地方進行職業病診斷
2021-02-14學生入學后是否監護權轉移到學校
2020-11-26連帶責任多久可以撤銷
2021-03-08借款擔保書是否有效
2021-03-05合同欺詐怎么報警
2020-12-10限制出境怎樣解除
2021-01-08中介有哪些價格欺詐的情形
2020-12-11崗前培訓可以約定競業限制嗎
2021-02-02勞務派遣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0-12-05勞動仲裁訴訟到法院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3人壽保險的類型具體有哪些
2020-12-25飛機延誤險怎么買
2020-12-23車險理陪應標準不同,被保險人是否按比例獲賠
2021-02-14海洋運輸貨物有幾種保險
2020-12-08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70歲老人被打失去勞動力怎么賠嘗
2021-03-02交通肇事致死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2-16保險合同沒簽字生效嗎
2021-01-01什么是合同保證保險
2020-12-01本案的保險理賠金是否適用損益相抵原則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