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業限制或競業禁止需要注意
具體案例
2014年5月,小王被一家光電產品的外資公司錄用為研發經理,雙方簽訂了兩年的勞動合同,約定小王的勞動報酬是:基本工資5000元、績效工資2000元、保密費800元以及各項津貼、補貼。同時合同中也有一項競業限制條款,約定小王若從公司離職,兩年內不得從事相關行業。去年10月,小王向公司提出辭職,并于1個月后辦理離職手續離開了公司。
可就在今年3月,小王提起仲裁,要求原公司支付競業限制補償金,仲裁委也支持了小王的請求。對此,公司認為,他們已經在每月工資中以保密費的形式支付了作為競業限制協議的補償,小王要求再支付競業限制經濟補償的理由不能成立。且小王領取了在職期間的保密費,就應當承擔解除合同后兩年的競業限制義務,故訴至秀洲區法院要求撤銷仲裁裁決。
法院經審理認為,保密費是勞動者在職期間發放的,競業限制補償金是在勞動者離職后發放的。該案中,小王在職期間公司向其支付的保密費不是競業限制的補償金,如果公司要小王履行約定的競業限制義務,就需要向其另行支付經濟補償金。
最后,法院判決,公司按照小王離職前12個月平均工資的30%按月支付經濟補償,按照合同約定補償兩年。而小王也要遵守競業限制條款,兩年內不從事相關行業。
退股股東這樣做違反當初約定了嗎?
張某和黃某本是同一家物流公司的股東,其中黃某為該公司執行董事。2013年7月,張某、黃某以及公司其他股東約定:對公司的股份以股東競價的方式進行調整,最終的買受股東即視為買受了其余股東在公司的股份;無論誰競買成功,未競買成功的一方股東應當在兩年內不得從事同類經營,是為競業禁止。
同年8月,張某競買成功,并向黃某和公司其他股東支付了股份轉讓款。沒想到,黃某離開公司后,隨即重新注冊了一家新的物流公司,繼續從事物流業務。得知情況后,張某把黃某告到海鹽縣法院,請求法院判決黃某賠償其經濟損失。
經審理,法院判令黃某賠償張某各項經濟損失48萬余元。審理該案的法官告訴記者,競業禁止是指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根據有關法律規定或通過協議約定,禁止上述人員在本單位任職期間同時兼職于與其所在單位有業務競爭的單位,或禁止他們在原單位離職后從業于與原單位有業務競爭的單位,包括新設與原單位業務范圍相同的企業。該案中,黃某在退股協議中約定兩年內不得從事物流經營業務,卻不遵守協議約定,違反了股東會決議書中約定的競業禁止條款,應當賠償張某的經濟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公證怎么收費
2021-02-10支票保付與承兌之區別
2021-01-14妻子私自轉賣房屋會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2探視權包括接走孩子嗎
2021-01-10沒有戶口本不能領結婚證有哪些招兒
2021-01-17工傷經復查鑒定傷殘等級提高的哪些待遇應作調整
2021-02-24胎兒能不能行使繼承權
2020-11-23孩子需要請保姆,男方承擔一半保姆費嗎
2021-01-01民法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0-11-17房屋產權證明辦理手續是什么
2021-03-01什么情形可申請取保候審
2020-11-28懷孕被裁員公司如何補償標準
2021-02-21私自改離職證明違法嗎
2021-03-04試用期領導不同意離職怎么辦
2020-12-07勞動爭議仲裁和解與仲裁調解的區別
2020-11-25離職前幾年的勞動爭議都可以申請嗎
2021-01-07投資型保險有哪些型式
2020-11-13保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5扶老人險怎么買,扶老人險賠什么
2020-12-12我國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自殺條款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