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假文憑簽訂的勞動合同有效嗎?案情2005年2月,某公司在人才市場招聘一名信息部門的經理,要求應聘者必須具有計算機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萬某持某名牌大學研究生文憑前來應聘,被錄用后與公司簽訂了為期3年的勞動合同,月薪定為每月6000元。鑒于萬某的特殊職位,公司還特意在勞動合同中與其簽訂了商業秘密保密條款,對于萬某可能掌握的商業秘密的范圍、具體的種類、性質和內容均作出了詳盡的規定,約定只要公司不公開這些商業機密,萬某就要無期限的保守知悉的商業秘密,不但在勞動合同存續期間,而且在勞動合同解除之后直至商業秘密公開,萬某都不得披露、使用或許可他人使用原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同時也約定了違約責任:如萬某泄露商業秘密,將支付公司違約金10萬元以及視實際損失確定的賠償金。一年后,公司發現萬某的能力學識與其研究生學歷相差甚遠,經調查后發現原來萬某的研究生文憑系偽造,于是公司立即以萬某用欺騙手段簽訂的勞動合同無效為由,將萬某解雇。萬某很快應聘去了另一家與該公司有競爭關系的新公司工作,不久公司發現其重要的商業秘密被泄漏,這些秘密正是萬某在職時所掌握的。于是,該公司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申訴,要求萬某支付公司泄漏其商業秘密的違約金10萬元以及相關的經濟損失。觀點分歧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接到該公司申請后,對于此案的處理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根據《勞動法》第18條第二款的規定,采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應無效。無效的勞動合同,從訂立的時候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既然萬某是持假文憑采取欺詐手段與該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公司也正是以此為由解除了與萬某的勞動合同,因此該勞動合同從簽訂起就不具備法律約束力。公司與萬某約定的商業秘密保密條款,作為勞動合同的其中一條,自然對萬某也沒有法律約束力,萬某不必對泄漏該公司的商業秘密承擔法律賠償責任。第二種觀點認為,雖然根據《勞動法》第18條第二款的規定,采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應無效,但萬某與該公司存在過一年的事實勞動關系卻不能因勞動合同的無效而否定,且萬某與公司約定的商業秘密保密條款,本身與萬某是否具有真實的研究生文憑并無直接因果關系,因此應當確認勞動合同部分無效(如合同期限、職位、月薪等),但這些勞動合同部分無效,并不影響商業秘密保密條款的效力,其仍然有效,對萬某具有約束力。因此,萬某應當支付公司泄漏其商業秘密的違約金10萬元以及相關的經濟損失。北京市藍-鵬律師事務所律師馬*華:本人傾向于第二種觀點。即應確認勞動合同部分無效,約定的責任部分有效。案例中萬某為了達到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的目的,隱瞞了真實情況,持虛假文憑,取得了企業的信任,這種做法屬欺詐行為,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工作秩序。因此,萬某與企業訂立的勞動合同應屬無效合同。該無效勞動合同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確認,應從訂立時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但另一方面,保密義務是職工的法定義務。應該考慮保密協議可以從勞動合同中剝離出來,作為獨立的合同部分而成立,則勞動合同的無效不導致保密協議的失效。即使考慮保密協議是勞動合同的一個整體,也應該認定是部分無效。無效勞動合同是指所訂立的勞動合同不符合法定條件,不能發生當事人預期的法律后果的勞動合同。無效合同的特征是欠缺勞動合同的有效要件,本案涉及萬某的主體資格不符合招聘要求。如果只是一個文憑要件姑且可以原諒,但是實際工作能力不能勝任工作,則是影響企業預期效益的重要因素。雖然無效勞動合同不發生當事人預期的法律約束力。但是,無效勞動合同作為法律事實的一種,會在當事人之間產生法律責任問題,即導致勞動合同無效的當事人萬某基于自身的過錯而對企業承擔民事法律責任。包括保密責任、擇業限制責任以及禁止同行競爭的責任。這些責任的約定,并不隨勞動合同的無效而消失,這些責任也是基于事實勞動關系的存在而存在。保密義務是職工的法定義務,公司要求萬某給付泄漏其商業秘密的違約金10萬元以及相關的經濟損失,只是基于保密條款被剝離出來而繼續有效的前提下,才可以生效的約定。約定是否有效要看其是否合法,如果約定條款合法,就可以按照約定執行,若案例中企業與萬某約定的保密條款不違法,就是公司的索賠依據。需要說明的是,保密義務是無須付費的,它與擇業限制是不同的。商業秘密也是一種無形的資產,很多時候是無法用物化的數字來確定的,一旦企業與職工在平等主體的前提下進行了違約數額的約定,就應該得到法律的保護。另外本人認為案例中關于公司要求萬某賠償經濟損失部分,還涉及到萬某的薪酬。萬某不符合每月工資6000元待遇的身份,事實上不勝任工作,按照無效合同雙方返還的規定,扣除其應該得到的勞動報酬,公司也可要求其返還不當得到的高薪。企業招聘不稱職人員所花費的人工成本損失,要求索還也是合理的實際損失,應該得到支持。看中國勞動保障報PDF原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工傷賠償的范圍有哪些
2021-02-17專利申請復審費可以減免嗎
2021-03-14一般保證期限
2021-01-21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1商業銀行出租經營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0-11-12合同撤銷權的行使
2021-01-20境外人員國內購房政策有哪些調整,外籍人士購房條件又有哪些
2021-01-15單位致使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1-03-26公司不承認與員工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2-03怎么簽試用期合同
2021-01-28公司裁員是否一定要給補償
2021-01-04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保險條款和費率的審批與備案
2021-03-10哪些屬于保險公司賠償的范圍
2020-11-20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幾種
2021-01-06免責條款未說明 保險公司輸官司
2020-11-20合同免責條款不說明無效 保險公司輸掉官司
2021-01-23狀元紅兩全保險
2021-02-11無證推車遇事故 保險公司免賠嗎
2020-12-17保險受益權的變動分析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