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雙方自行協商解決。當事人在自愿基礎上進行協商,達成協議。
2調解程序。雙方不愿自行協商或達不成協議的,可自愿申請企業調解委員會調解,從當事人提出申請之日起,仲裁申訴時效中止,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應在30日內結束調解。仲裁申訴時效從中止的30日之后的次日繼續計算,對調解達成的協議自覺履行。調解不成的可申請仲裁。
3仲裁程序。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均可在法定期限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庭應當先行調解,調解不成的,作出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生效的仲裁調解書或裁決書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該程序是人民法院處理勞動爭議的前置程序,也就是說,人民法院不直接受理沒有經過仲裁程序的勞動爭議案件。
4訴訟程序。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在規定的期限內,可以向基層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訴訟程序進行審理,實行兩審終審制。法院審判程序是勞動爭議處理的最終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顯名股東與隱名股東協議的效力
2020-11-21交通事故造成人受傷,受害人在多長時間內起訴法院會受理
2020-11-12房屋租賃中介收費標準,房屋中介費用如何收取
2020-11-20沒有在第一時間認定工傷怎么辦
2020-12-25專利轉讓的費用和稅率是多少
2021-01-28法院強制措施是否影響征信
2020-11-23離職勞動仲裁需要請律師嗎
2020-12-05轉繼承怎么規定
2021-01-06抑郁癥裁員是否有賠償金
2021-03-20雇傭關系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25意外險和交通事故可否重復賠償
2021-01-17意外險的理賠依據有哪些
2021-01-16公眾責任險如何理賠
2021-02-06放火燒車保險賠嗎
2020-12-20保險公司解除保險合同引糾紛解除合同是否可以
2020-11-30互聯網保險怎么分紅
2020-12-28旅行社責任保險主要功能
2021-01-03承包地補償糾紛該怎么解決呢
2021-01-29土地轉包合同
2020-11-17土地入股怎么分配利息
2021-02-27